关于自由,一个普遍的误解是,有权力,想干嘛就干嘛。
我看一些妈妈写的养育书籍,她们的理念是「最重要的是让娃快乐,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们关注的,是让娃有权力,随心所欲。
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真正的自由,是责任、权力和能力的平衡。
比如开车,我们要有上路的权力,那么就首先需要学驾驶、考驾照,确保有上路的能力,也能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
同样的,需要强制购买保险,这也是万一出了事情,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
这样才有上马路的权力。
没有能力,缺乏责任承担,也就谈不上有更大的权力。
忽略能力的培养,责任的承担,就很容易形成放纵。
这个道理,其实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已经理解的很清楚了。
希腊人认为,有两种类型的自由:意志自由和理性自由。
所谓意志自由,更多的是看到「我有权力,我想干嘛就干嘛」。
而理性自由,更多的强调责任和能力。
希腊哲学家认为,要有自由,就需要能够看清事情的真相。把握本质有洞察力,你才能作出高质量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圣经里面说「真相让你自由」(ye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在《庄子》「庖丁解牛」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厨师为啥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像新的一样呢?
因为把把握了牛的脉络,从而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也」。
这也是「游刃有余」这个成语的出处。
回顾我过去一年多的经验,当我看到了事情的真相,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发现很多问题也就有了解决方案,有了掌控感。
所以我感觉自己更自由了,可以作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比如,在我没看到娃学习问题的真相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辅导,而且心情不好,因为搞不定。
而娃每天还有大量的作业,心理压力也很大。
那么,当我理解了她学习的核心问题后,我就能轻松搞定了,这样我就更自由了,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发展关系。
而对娃来说,她可以轻松的应对作业,也不用刷题,她的时间也更自由了。
有天她跟我说:「哎呀作业怎么这么少啊,我很快就做完了,我都不知道干嘛了」。
所以,这也是因为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她也就有了更大的时间自由和掌控感。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