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家,宝宝说:
> 妈妈,我真幸运有你做我的妈妈。你什么问题都能帮我搞定,你不仅能够帮我分析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我还能跟你分享我每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你会给我出很多好的主意。
>
> 你不会让我刷题,都是在帮我理解。还跟我一起探索很有趣的科学的东西。
>
> 如果我以后探索火星,我肯定第一个带上你。
>
> 如果其它小朋友知道我们是这样学习的,一定会非常羡慕我们。他们都没有像我们这样,轻松的就能搞定学习。我还能什么都跟你分享。
>
> 妈妈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我要整理她的衣服,宝宝赶快自己拿了过去,说:
> 以后衣服这些事情都由我自己来做吧。妈妈只要负责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我的事情我来做。
她还出了一个方案:
> 为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交流和沟通,我会在学校里尽量完成家庭作业,回家会对照要求再检查两遍,确保尽量自己都能搞定。这样妈妈回来就不用花很多时间在作业检查上。
>
> 然后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一起读书、学科学、听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啦。
听到娃这些话觉得好感动,觉得宝宝突然懂事了。
作为小学二年级娃的妈妈,过去一年多,我经历了从焦虑迷茫到游刃有余的改变,看到了宝宝的巨大变化。
回顾娃上小学前,跟很多家长一样,我也非常地焦虑。比如:
* 选择上公立还是私立
* 要不要上补习班
* 要不要大量刷题
之所以焦虑,根源在于,不管怎么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
而我内心里希望娃既能快乐成长,又能有素质上的高度发展。
因此我就开始了思考和探索。
本文就是对过去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进行的总结。旨在帮助同样焦虑迷茫的你,清晰地理解可能在幼升小的过渡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核心要点如下:
* 幼升小家长的4大挑战:关系、事务、知识、学习
* 一二年级两大教育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从焦虑到掌控的4个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自主学习的核心理念:从熟练路线到通透路线
* 亲密关系的核心理念:从解决问题驱动到分享驱动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从自身无能为力到高度赋能他人
* 教育的初心与使命:爱与自由
* 幼升小家长的两手准备:理论进步、实践进步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