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个核心转变,是从更多的关注负面因素,转为关注正面因素。
这里又有两点:
* 具体事情层面:从关注负面转向关注正面
* 整体注意力结构层面:从关注负面转向关注正面
**1)具体事情层面:从关注负面转向关注正面**
比如以前,我辅导娃,娃几次不会,我就可能发急,心里想:
* 是我太【笨】,还是生了你这个【笨蛋】
* 教几次都【教不会】,时间都【浪费】了
* 真是【没办法】
在开车阶段,我开始有意识的把这些负面因素,转化到正面上。比如:
* 为什么教不会呢?原因是什么呢?去【研究】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我现在没办法,那么谁【有办法】呢(研究特级教师教学法,找到了马芯兰老师作为学习榜样)
* 这道题你不会,那么我们【会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做分析思考呢?
举个例子,现在当娃题目不会做。如果基于【找到原因】的正面心态,我就不会急于讲解了,而是问她:
> 看到这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呢
听她讲她的思路和理解,很多时候就知道她卡在哪里了。比如对应用题,其实她可能是对场景不熟悉。那我给她解释一下场景,后面的计算她都是可以搞定的。
这样突破了障碍,她就感觉so easy。整个沟通,以及产生的结果和情绪,都正面了。
**2)整体注意力结构层面:从关注负面转向关注正面**
在推车阶段,我的注意力,很容易关注那些宝宝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
* 起床穿衣服怎么这么慢
* 这道题怎么做错了、考试为啥分数不好、有什么问题
更多关注的是那些宝宝有问题的、我觉得做的不好的地方。
然后宝宝经常问我:
* 妈妈,我的英语学得好吗
* 我的数学学得好吗
我说「好呀」。
宝宝就问:「那为什么你没表扬我呢?为什么我没问你就没说我好呢?」
我说:「这个不用天天表扬啊。因为我本来就知道你学得好呀。」
她说:「但是你没说呀」。
我说:「嗯,宝宝真棒」。
她有时候还不大相信,说「你真的觉得我学得好吗?」
因为我都是被她问了才说的。
然后我就意识到,其实宝宝已经很棒了。比如她英语语感非常好,发音很准,对我们也很关心。这些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容易到她不好的地方。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的改变这一点。比如:
* 每天放学多夸夸她,说「宝贝真棒」
* 问她有什么做的好的地方
* 去看她具体好在哪里,并且说出来,比如「这些应用题你全都做对了,太好了」
有一天,宝宝回家跟我说:「对不起,妈妈,我打了A-,你会不会不高兴啊。」
我说:「啊,你考了个A啊?」
她说:「是A-」
我说:「那也是A呀,你看你以前曾经都是C呀、B呀,现在A是非常大的进步,为什么你不高兴呢?」
她说:「我担心你觉得我没有考到A+」。
我说:「我们可以一点点的进步呀。你看你一直都在进步啊!」
她说:「啊,真的吗?哦,对哟」
我说:「宝宝真棒」
她说:「妈妈太好了,我爱你」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