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刚进一年级。
最开始语文是一些儿歌,娃觉得很简单,也挺有兴趣,每天高高兴兴的背着书包去上学。
后来,我下班回家,发现宝宝坐在书桌前,在读拼音,一脸生无可恋。怎么读也读不准确。
因为作业要上传录音,读了十几二十多遍了,还是读不准确,搞到九点多还没完成。
问题在哪里呢?
一开始,她四个声调分不清楚,mā、má、mǎ、mà一通乱读;后面学的多了,声母、韵母分不清楚;还有整体认读(整体认读zhi,她会平成读成“zh-i”)!
最后终于磕磕绊绊全学完了,结果发现长得像的几个拼音,还老是混淆,比如:b- d,p- q,t-f,ei-ie,iu-ui等。连老师都拿他们没办法 !
遇到这个问题之后,一开始我尝试一个个帮她改进,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帮她组一些词。比如mā组一个「妈妈」之类,让她识别声调。
但这个好像还是不行,她还是读不准,反而有了更大的干扰,因为加了新组的词,她的学习任务加重了,这些词她有些还不认识。
太气人了。
想着没办法,那就接着读吧。多读几遍吧,反正我放弃治疗了。
有些时候我很生气,就说:「今天你读不出来,就不要睡觉」,好可怕。
这样一来,宝宝既害怕我们批评她,又觉得自己不行,还不想反复读,心情非常糟糕,不想上学。
但这事越到后来,学的越多欠账越多,我发现不行了。
我觉得必须要改变策略,我就进一步了解娃到底怎么学的。
然后我就发现,其实娃自己也在想办法,很努力了。
她想了什么办法呢?

注意,在每个二声和四声调旁边,她都标了数字2和4。
娃自行给自己加了数字,来提醒自己区分第二声和第四声。
也真是被逼无奈了。
但问题还是没解决啊,而且欠账开始积累。
这个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真的要把学习这事情搞清楚。
而在这个阶段,她的数学也出现了问题。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