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类历史,我发现那些内驱力强大的人,他们往往是对特定的事情、领域甚至整个世界,有强烈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
因此,我也开始关注,如何去激发娃的兴趣和热情。
这里面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给娃分享这些人的故事。
比如有天,娃问我:「为什么要学数学和英语」。
正好是疫情,我首先跟她分享了国际联合抗疫的故事,说你看,各国科学家要合作,那就需要语言上能互相沟通。
大家需要一起研究,或者说借鉴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这些很多都是英文的,所以我们需要去学英语。
由此,我正好想到之前跟她分享过Elon Musk的故事,于是顺着话题继续。
我跟她说,比如Elon Musk,他很牛逼,但是靠自己一个人,也干不成啊。
他要各国的人才,那大家要互相沟通,是不是也需要都能讲一门通用语言呢?
我就进一步分享Elon Musk的事情。比如他设计飞船,那就有很多问题:
* 如何克服空气阻力
* 怎么能够摆脱地球引力飞上太空
* 如何准确到达火星
这些都是需要数学和物理的。
我还分享了Elon Musk创业的故事。比如他最早其实不是想自己造火箭,而是想买。因为市场上火箭太贵,他就想办法。
价格太高,如何能够降低价格呢?想着想着,他灵机一动,哎呀洲际导弹不也是基于火箭原理的嘛。他于是跑到俄罗斯,想买人家废弃的导弹,自己改装。
然而他还是觉得太贵了,不行。
于是他就想,我能不能自己干。
他就去分析,火箭为什么这么贵。他就开始学习火箭知识,自己去拆解火箭各个零件的成本,以及组装和运输成本。
然后他发现,其实可以搞定。
你看,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几个东西了:
* 我们要想办法,比如现成火箭成本太高,我们能不能买个导弹改
* 我们要学知识,比如Elon Musk,想要了解能不能自己造。他要学习火箭原理呀,否则不懂
* 数学的用处也就出来了,你要分解成本呀,不都是数学吗
其实这里,我还跟宝宝分享了第一性思考,这里面比较长带过。
我又跟宝宝分享,Elon Musk想要让人类移民火星。跟她描述那个画面,比如火星上建立帐篷和城市,人类上去没有能源怎么办呢,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面板,这样来收集能源。Tesla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开了。
这样,人类可以一批一批地移民。
由于不用石油了,上面空气也非常好(虽然其实火星生存条件恶劣,但是画个饼先哈哈哈)。
然后跟她说,你知道吗,前两年Elon Musk,把他的跑车发射上了太空。车上还放了本书。
你知道是什么书吗?
这本书叫做《银河帝国》。
这本书讲什么的呢?
他讲了人类在未来,移民到整个银河系。在很多星星上面,都有了人类的文明。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星球上安家。
遥望星空,人类不再是只能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了。
所以Elon Musk为什么要想到移民火星、做太阳能电池板和新能源汽车呢?
很可能因为这本书,给他带来的想象和感受。
所以他开始想要走出第一步,让人类成为跨星球的物种。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
因为它可能带给我们新的世界、新的启迪。比如Elon Musk读了这本书,可能看着星空,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本书,让他的人生经验更丰富了。虽然一开始只是想象。
宝宝听了说:「真棒,我以后也要研究火星」。
后来,有次她跟我聊天还说道:「妈妈我很喜欢你,你是我最好的妈妈,我将来去火星的话,第一个就带上你。」
好啦,这样通过故事,也是给娃带来新的体验,激发她的探索欲、好奇心。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