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娃开始自主,那就需要她承担更大的责任。对应的,她就应该有更大的权力,而不是啥都家长说了算。
比如,前面我分享过一个案例:
> 娃对考试全对拿A+的同学很羡慕。
>
> 我就鼓励她,去跟这些同学聊聊,去调研一下,他们怎么学习的。这也是鼓励娃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了解情况,避免拍脑袋。
>
> 调研了之后,娃发现,这些同学周末要上几个培训班,4个都是最少的,每天还要大量刷题。
>
> 我就问她:「你是想像现在这样呢,还是你也去参加辅导班刷题,可以拿满分。」
这里,其实我大致清楚,这些同学是刷出来的。
但是我并没有告诉她,她是应该去上补习班,还是不应该上。
而是让她自己做选择、做决定。
但是,为了让她能够作出高质量的决策,我要引导她,让她调研拿A+的同学,看她们是怎么做的。
这样在掌握了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对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状况,让她做决定。
尽管我觉得目前的通透路线更好,如果她决定为了拿A+,自己愿意去上几个补习班,每天刷更多的题目,那我也会让她去体验。
因为这也是她人生的成长过程。既然她选择了,她就负责呗。
她了解下来之后,说:「那些A+的同学都上很多辅导班,还做很多题,并且也不是她们真的想做的。比如某某某同学,妈妈很凶。如果他不去上补习班,妈妈就会生气。那我还是不要了吧」。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她调查过、思考过、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做了自己的决定,这就是非常好的成长。
如果我上来就告诉她:「我们现在的做法才是对的,刷题不好」。她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在过去的一年,我在逐渐放手,给她选择,让她最终做决策,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而为了让她有高质量的决策,我会引导她去观察、调研、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灌输答案。这样她才有对应的能力。
除了让她承担关于自己的责任,我也开始引导她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比如前面谈到的,宝宝经常让我晚上早点回来陪她。
我也会告诉她,妈妈的工作状况,因为每天担心她导致的焦虑,这样也是在引导她承担对妈妈的责任。
- 概述
- 全文摘要
- 阅读本书会帮助你解决的疑惑
- 4大挑战
- 4大挑战概述
- 第一大挑战关系
- 第二大挑战事务
- 第三大挑战知识
- 第四大挑战学习
- 4大挑战的相互影响
- 打破负面循环困境
- 两个核心目标:学习自主、关系亲密
- 4个发展阶段:推车、开车、教练、坐车
- 后续内容
- 自主学习
- 学习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的学习
- 语文的挫折汉语:拼音四声调怎么也不会
- 数学的挫折:20以内减法好难啊
- 开车阶段的学习
- 为什么娃老是混淆声调
- 如何解决声调混淆问题呢
- 我的反思
- 学习心得1找到学习问题的根源
- 学习心得2: 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不能跳
- 学习心得3: 用工具赋能生产力
- 研究数学教学:向顶尖水平学习
- 回顾:娃20以内减法问题
- 回顾:20以内加、减法的书本教学法
- 20以内加、减法书本教学法的问题关键:缺乏形象体验
- 娃的认知的几个难点
- 如何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和简化20以内加、减法
- 第一步:理解基本的数的概念
- 第二步:理解进位和位的概念
- 第三步:理解十进位的加法
- 第四步:理解退位和十进制减法
- 第五步:重新理解教材的20以内减法
- 第六步:巩固上面的形象化方法
- 回顾:马芯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女儿的改变
- 我的反思
- 对教育和学习本质的反思:技能 VS 智能
- 对教学路线的反思:熟练路线 vs 通透路线
- 知识森林软件:让知识体系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 粗放学习倒金字塔 VS 精准学习正金字塔
- 优先级差异: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
- 落地工具:让知识体系看得见摸得着
- 数学学科研究:理解学科知识体系
- 震撼:原来娃要学这么多知识
- 数学学科研究: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 心得:分清学习的主次
- 数学学科研究:巩固学科知识体系
- 娃的改变
- 教练阶段的学习
- 任务1:学习建立通透的知识体系
-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错题处理
- 让娃也能做好小老师
- 任务2:基于Anki的自动化复习
- 知识森林软件和Anki的打通
- 任务3:启发式对话引发思考探索
- 坐车阶段的学习
- 回顾:自主学习的4个阶段
- 我的感想
- 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没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娃的负面心态如何形成的?深层次因果链条分析
- 什么是负面沟通
- 什么是负面激励
- 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导致负面沟通、负面激励
- 两种类型的动机:过程价值导向 vs 结果价值导向
- 什么是过度结果导向
- 为什么过度结果导向,会导致负面情绪和认知
- 回顾:娃的负面心态的形成链条
- 沟通质量矩阵
- 开车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
-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亲密分享
- 从负面沟通转向正面沟通:关注积极因素
- 开车阶段总结和反思
- 教练阶段:有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
- 转变1: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培养娃的主见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从外在激励到内在激励:激发兴趣和热情
- 转变2: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
- 教练阶段总结和反思
- 坐车阶段:能持续发展亲密关系网络
- 关系发展总结
-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的4个阶段
- 推车阶段:自身缺乏成长
- 开车阶段:自身高速成长
- 对通透学习的研究
- 对亲密沟通的研究
- 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开车阶段的反思和感想
- 教练阶段:作为教练的成长
- 建立赋能型思维
- 打造赋能型体系
- 坐车阶段:赋能更多的家长和娃
- 爱和自由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什么是自由
- 自主学习和亲密关系:如何让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