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居士:(前面录音残缺) 师父:我也上网,主要发表一些说说,很简短性的。因为想靠网络弘扬佛法,即使弘扬得再深,只是让人起到一种引导性的作用,也只是让人明白一些很表面的意思。真正的佛法的学习,是需要师承的;没有师承的话,是很难得到佛法真谛的。 就像在网上学习修理计算机,或是修理汽车一类的。即使查再多的资料,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真正去实战操作的时候,往往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或者看看它明明写的就是这样,为什么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然而,若是有经验很丰富的,很有资历的维修专家指导你,你就明白了:噢!原来是这个问题。还有些手法的熟悉等等,那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佛法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有些人一讲让人感觉好像他已经大彻大悟了一样。但是你实际看看他的言语行为,就可以看出来他到底有多少修为,或许通过一件小事,立马就能显现出来。开车的人可能都有这种经验:假使你在路上开着,突然有一辆车,很无理地就把你挤到一边,或者撞了你的车尾,还赖你的不是;或者你在晚上开车的时候,他开强光不停地照你,让你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们赶快自我拣择一下,看看第一念生起的是什么?是抱怨?还是同情?是理解?还是无奈?通过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出自己的修为。然而这都是很肤浅的修为。进一步来讲,如果有人觉着自己很有修为了,我要是“啪”给他一个耳光的话,有可能什么修为也没了,非和我打架不可。 讲这些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修行不是看你懂多少知识。但修行也离不开知识,佛法是可以拿出来交流的,但是你自己的实修实证却是讲不出来的。佛门讲一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比如说我喝的这杯热水,我感觉并不是很热,但我要给她家那个小宝宝,他一喝的话,有可能感觉就是“啊呀,烫死了”。他的感受是,这个水是很烫的;然而对我这种特别爱喝热水的人来说,因为经常受这个热水的洗礼,可能感觉已经很一般了,麻木了。 佛法也是这样。刚学佛的人,才学了三天两天就感慨地说:“哇,师父,我现在感觉像遇到了春天一样,生活真美好。”最后越学越困惑,越学越倒霉,甚至越学越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这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师在引导你,佛法是靠影响的。中国古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孩你看他以后有没有成就,你看他小时候,他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小孩子小时候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才有孟母三迁嘛。我看孟母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只是给他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影响他,就成就了一位圣贤之人。 人先天的业力改变不了,因为他先天的业力已经成就了。如果他生下来,就已经成就男儿身,那就是男身了,若生为女身,那就是女身了。但是后天这个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有很大的抉择性。所以佛门讲不能认命,即使是坏的命,又怎么样!你可以改变、可以创造,只要你找到一个如法的方法,就一定能改变命运。就像《了凡四训》上那个袁了凡一样,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也有人学佛学得很迷信。刚学了两天三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说没有因果报应,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为什么没有回报。其实这个很简单,这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了,刚做了一点点事情,就想得到丰厚的果报。还有一些人本来就是个“业障鬼”,对佛法,对三世因果一点信心也没有,根本没有正知正见。不知道一切的修行,不论遇到任何情况,曾付出过多少努力,甚至换来了恶的果报,也都要深信:三世因果真实不虚、佛陀的教诲绝无虚言。只是自己往昔的罪障深重,还没有受完,或者现在做的努力还不够,或者是自己做得不到位;但是因果无谬,一定会得到回报。 这个都是要靠对佛法坚定的信心建立起来的。因为从一开始,无始劫来,我们凡夫的脑子里没有佛法这个东西,要是有的话,你自己就觉悟了。这是给你一种新的思想,指导你重新建立人生价值观,给你重新定位。在自我的历练中,是完全没有一个先见的经验给你做指导的。比如女人生孩子,若是生过孩子的话,第二次就有经验了。但这个修行成佛的“孩子”你从来没有生过,生错了就下地狱啦。所以说修行佛法,一定要有善知识做引导才好。而一些傲慢的人啊,或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人,都会远离善知识,然后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其实都是世智辩聪而已,一点实义都没有。 你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按佛说的去做。人本来有五毒:贪、嗔、痴、慢、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贪念:贪财、贪名、贪色,你看看你这个贪心,到底有多少心量。以前为一块钱我能和别人打架,现在十块钱了,这就是进步。 即使作为我们出家人来说,虽然方外之人,但是我们一样也要生活。出家人也只是一个凡夫,并不是说,出了家他就是圣人了。而不是像有的人一样,处处看出家人的缺点——师父你怎么这样,师父你怎么那样。他不知道师父也是人啊!师父也是一个凡夫啊!只是有的师父修行好,有的师父修行差一点,量的大小不一样而已。当你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你的心跟虚空一样大的时候,那就不用变了,当下就是。 所以说,学佛要找准方向,首先要找准方向。《楞严经》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先看看自己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为了得到财富,还是为了得到长寿?还是为了得到自己解脱?还是为了成佛?根据你发心的目标不同,会决定你这个修法力量的不同。如果你只发了一个贪图名利的心,那哪怕是诵《法华经》,这部具有无上利益的圆顿妙法,也会成为世间名利之法、地狱之法。为什么?发心不正啊,方向搞错了。大乘佛法讲什么啊?唯在发心,看看自己发什么心。就我来说,普渡一切众生,跟地藏王菩萨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因为我发一切诸佛的愿,都是我的愿——既然他能发出这个愿来,我也能做到。他也是从凡夫过来的,他能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只有你心量不够大。 居士:师父啊,像我们,大都是发的名利之心啊。以后做任何事,还真是得看看自己发的什么心。真是惭愧啊。 师父:这一点能做到就是贵有自知之明啊,你能认识到自己发心的正确与否以后,就可以学习佛法了,就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修行人了。而有的人发心大小,邪正偏曲,他自己都认识不到,那有什么用?你若是认识到了,那就不用怕了,即使你发了名利心、发了恶心,也不用怕。为什么?当你造了恶,得到恶果报的时候,自己就觉醒了。因为你自己知道,你一开始发心就不正,跟别人没关系。假如一个出家人,他教理学得很好,但他犯戒了,这个不可怕。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犯戒的结果是什么:毁害了佛教的声誉,让自己堕落,让正法速速衰亡,罪过很大,日后还要去地狱受苦。所以就不会去怨天尤人,因为这是他自己发的。 所以说,先鉴别一下自己的发心,当你发大心的时候,福德、财富一类的,那都是一个小的利益。好像你去超市里买了一万块钱的东西,人家矿泉水白送给你。有的人却是拿了一块金砖:“来,给我来瓶矿泉水”,就好像是用佛法在做一些大材小用的事。佛法本来最基本可以让你了生脱死,而你非要做一些世间的事情,那就有点大材小用了。若我们用功修行,当想做世间事情的时候,就会自然成就,而且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说,人这个发心是非常关键的。 居士:以前我想到的都是功利心,为了儿子。我下定决心,有这个信念,我信这个肯定什么都会好起来。但是,总的还是功利心的。 师父:这个慢慢来,因为每个人进门的深浅不一样,一开始学佛的最初因缘也不一样。有的人学佛是因为感觉这个生活太苦,后来他学了佛以后,他的目标就是为了离开这些苦就好,当然这个满足点就很低。有的人一开始学佛就想成就一番事业,他事业没有成就,他永远觉得佛法没有学到位啊,虽然是扭曲了佛法的真义。 而对我们来说,这个佛法,那是永无尽头的,因为我们发了度尽众生的大愿,而这个法界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我们这个事业也是永无尽头的。虽然我们的菩提心,不断地发,然后又时常退失,还没有圆满又退掉,但我们会不断重发,因为凡夫就是这样,心性意志薄弱。因为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要彻底无私地利益众生,满足众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不怕你退,就怕你不发。只要是发了大心,虽然暂时退了,但是你可以继续发,一点一点的不断地坚固自己的愿力,这样终有一天会成就。就好像这个种子一样,你要先把它种下去,它才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你不种下这个种子去,那即使阳光水分再充足,那也长不出什么来,因为没有种子啊!要是这颗种子非常的强大,虽然这个土地再贫瘠,环境再恶劣,一旦机缘成熟,它就会成长。你应该知道,即使是一颗植物的种子,都可以几百万年不坏。而我们种下的这颗“菩提心”的种子,是金刚种子,只要你种下去,就永远不会坏,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即使现在你舍不得这个世间,贪着名利,贪着这个世间感情,但总有一天你会在这里边觉悟的。 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候,有再多的金钱也用不上了。因为即使是一个人再有钱的人,当在生命和财产之间二选一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命,他不会选择金钱。比如一边是一千万,另一边要你的命,没有说给我一千万,不要命的。因为什么人都知道,要钱不要命有什么用啊?没命享受,要那么多钱干嘛,所以一定是我要这个命。你看电视上也经常演,皇帝一旦将一些犯了错的宰相啊,或官吏贬为贫民的时候,啊呀,他立马就会跪下,哭哭啼啼地喊“谢主隆恩啊!”因为他认为能做平民也不错,死不了就行,他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一个坚固我执,这就是你痛苦轮回的因缘。所以说一定要找准方向。现在发这个心,你要知道这个发心是不究竟的。 佛法这个宝藏是非常大的,如果只去做那么一点点事情,拿佛法来做这一点点事情,那就有点舍本逐末了。就像是佛门里的一句话,叫“入宝山而空回”,光在里面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再一世继续轮回啊。有些人就说了:“哎,师父,你看有的经文讲了,我只要读过一四句偈,日后总会解脱。”是啊,道理没错啊,但是日后这段时间长着哩!别说你了,就是没有结过缘的,他日后总会解脱,总有一天会结缘,因为菩萨的愿力是无尽的呀!而你是不是在这个无尽的众生里,再落到无尽的时间里头,无量百千万亿劫过去了,还只是去结缘呢。 所以说没事的时候,自己多思维一下生活之苦啊!生活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快乐的,你所有的快乐都是短暂的。短暂的快乐就是一种苦,我们叫坏苦。人的苦就这么三类:行苦、坏苦,还有苦苦。我们所感受到的离别啊,伤心哪,死亡啊,还有冷啊,热啊,疾病啊,这些苦它本质是苦;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苦苦”。还有我们感受到所谓的快乐呀,天伦之乐呀,朋友之乐呀,这都叫“坏苦”,因为这都是不究竟的。一般来说,其实人是没有一个真正朋友的。为什么呢?你想想之所以大家成为朋友,是因为都是在相互利益,在没有受到很大损害的情况下是朋友。而你今天把他的母亲给杀了,那立马就会变成仇人了;今天我把你企业整垮台了,那朋友情也不存在了。 那天我们还讲嘛,假如一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天天抱着,感觉这小宝贝真好啊!突然有一天知道,这儿子不是他的,然后上医院一检查,啊呀,真不是。接着他就会想把那孩子丢掉,就会赶快跑到家里,跟老婆吼道:这是你跟谁生的?这不是我儿子,赶紧给我丢出去。所以我们看看这个父子之爱是什么?它也是一种坚固的我执,因为孩子是我的。我们昨天不是看电视嘛,有个人养了十年的孩子,突然发现有一天不像自己了,两个人一查,真不是自己孩子,那感情立马淡了一半,然后就赶快去找自己的孩子跑哪里去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坚固的我执,因为根本没有这个真感情存在。 父子之间哪有真感情啊?父慈子孝,我们认为挺好,但要是父不慈,子不孝呢?能出几个舜帝哪。跟舜帝一样,他父亲要杀他、害他,他还孝顺父亲,现在哪有这样的?你要杀我,害我,把我丢出去,那儿子还会回来报仇呢,现在弑父弑母的太多了。孩子对父亲也是这样:我对父亲很孝顺,他特别喜欢我;要是我每天回去揍他一顿,那他会怎么样?很有可能他就会大喊:“你这个逆子再也不要给我回来!”我有很多同修,他出家了,他家里就都不要他了。为什么啊?因为父母认为让他们颜面扫地啊!让他们颜面扫地,听到没有? 所以说,佛看透了人情世态,才给了人一个究竟觉悟的方法,让你修行得解脱,不要执著这个虚假的东西。但你们要会听,并不是说一讲这个,大家以后不孝敬父母了,这样可是大愚痴之人啊!讲这个的目的,是告诉你不要再起颠倒了,不要去妄加执着。但是父母的养育之恩,那是比海深、比山高啊!所以作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尤其是在家人更应该承欢膝下,体贴孝顺父母,为世人做表率啊! 居士 :…… 这就是定位要定好。 师父:这就是自己小的利益面前,再定一个大目标,只有究竟成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居士:定位要定好,不要纠结一块钱的利益。 师父:对。当你有一个宏远的目标的时候啊,即使你小的利益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或者是不如意,甚至是完全没有实现,那你的心还是很坦然的,因为我有很伟大的目标在这里摆着。要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或者是他所有的目标就是要这个企业一年创收100万,而如果最后变成赔款100万,那他目标全部粉碎了,于是就自杀了。因为自己没有更大的目标啊,所有目标和希望都成负的了,那他自然就承受不住了。假使这个人,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比如他想我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想到了晚年的时候,和儿女们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我根本追求的目标,最终就是要幸福快乐些。那他做这个事业,今年要创收100万,最后赔了100万,刚要自杀,再一想:我还要创造美好的生活,到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呢,这个目标还没实现,不行,不行。于是就会继续再想办法。 而怎么能让人永远没有失望?那就是把目标定到最终极。什么是终极目标?就是成佛。这个目标是最宏远的,永远不会破灭的。所以说每一个人跟我有缘的来到这里,我并不会告诉你,说你这个事业以后会多么赚钱,让你身体多么好;在我这里,只有一个法能告诉你,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永恒的快乐。你追求这个快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也是我们佛法的根本,是我们大乘佛法的根本。这个摆清楚了,你再问我:“啊呀,师父我们再谈点什么事”,那样就有意义了;否则的话,我就是个半仙了,成了个点子公司了。 以前有人经常找我说:“师父,你看我这个公司,或者是我儿子起什么名字好呢,师父慈悲给起个名字吧?”一开始我很讨厌的,后来想了想,罢了、罢了,还是跟你结个缘吧,哪一天你儿子知道是个和尚起的名字,当他来找我,我把他度出家了,学佛度众生去了,哈哈,那么起这个名还是有意义的。 所以说,当我们的目标正确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才叫“方便”。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得名利,那所谓的方便,即使是做得再高尚,也是龌龊的。假设我就是想让你,以后怎么怎么供养我,或者让我得到多么清高的名声啊。我来给你讲这个,我的心发歪了,那这就是不正确的。而你一来,我发一个心,你来的目的就是让你明白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大乘佛法,让你发起对大乘佛法的好乐之心。哇,那这个功德是无尽的。我不要这个名声,名声自然就来了;我不要这个供养,天神自然感动。人家感动的不是你多么棒的口才啊,或者多么好的东西,而是你这种精神是值得的,这就是我们僧人应该有的本职。 用现在的话说,我感觉自己有时就是个佛门愤青啊,看到一切与律文祖制背道而驰的,就想告诉有缘人,不要去犯类似的错误。但有些人就觉着太意气用事了,真是个愤青。但是在我看来,历史上很多祖师都是愤青。没有愤青的话,佛法怎么前进?你看现在的人,看到有的人一去发言,讲一些感觉社会太腐败啦,或者这个社会太庸俗之类的话,就大吼道:你怎么这么愤青?但没有这样的愤青,社会怎么改革?我觉得现在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是个大愤青,只不过人家是一个有智慧、有胆识的愤青,所以他才能抓得那么紧,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仅仅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看出来了,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非常显著的,因为他的理想很纯真、很高尚。而有一类愤青是无知的、茫然的,是没有一点智慧的,这种人叫盲目的愤青,那的确是不可取的,只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还有一种愤青,他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瞻远瞩的智慧的,像这样的愤青,那真是应该多一点。 我们想创造一个安定和谐、文明昌盛的社会,目标定得非常得高,即使做不到,那也会非常的不错。就像是学习游泳一样:今年学游泳,我规定自己能游20米就行了,那你游15米有可能就受不了,有可能18米就放弃了,还有2米就很难坚持。但是今天发心,我一定要游过长江去,有可能已经游了200米,还会觉得自己还能再游一点。所以说把目标定得长远,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我们,自然就会勇往直前。 我的榜样是祖师,你的榜样自己可以找一个。要想做一番事业的话,那也去找一个品德兼优的好的企业家作为榜样,他们大大小小都有一些能令人学习的地方,因为有许多人,也没有很好的基础,有可能一开始的平台更低,但他做得非常好。所以说,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榜样,就会给自己一种激励,从而影响自己。 还有,自己心中要有一杆秤,不要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就偏到什么地方去,要把这个根本的原则坚持住。我们佛法的原则就是一个菩提心;世间人经常讲的原则,那就是诚实守信。 居士:(修学)佛法没有大的(发心)……?只发善心不做坏事,就这么一点点狭隘的发心,也还是不懂佛法。我是王居士带我入门的,又遇到这么好的师父,所以我的心念还算比较坚定。 师父:一个人学佛,他对佛教有这种好乐之心,这是一个宿世的善根,所以他能坚持一些事情,或者他有一个很好的性格。这个时候,虽然先天有那么好的一个品质,但还是需要有后天环境的熏陶。假如你碰到一些邪师邪友,那永远是以盲导盲,相继入火坑,一路走到黑了。这就是虽然学佛了,却是从光明走向了黑暗,学了佛法,本来是光明的,但是由于学偏了,所以就越走越黑了。 居士:但是我现在有一点比较明确,就是以前他们说到哪里算命啊,道教的那个地方,我亲戚经常到道教的某个地方去询梦,做什么事都要到那里去询,我就坚持不去。 师父:对,这样还好。但是这种坚持啊,在不明理的情况下,就会坚持得很无奈,很彷徨。就像这个算命一样的,命到底有没有啊?有的。命我们叫什么?叫“业”,就是你先天的造作。比如你这一世造的一切善恶,就会决定你来世的好坏,是人、是鬼、是畜牲、还是地狱、还是天道的众生。 比如持好五戒,下一辈子做人的人,这五戒持得精严与否,就会决定他为人贫富贵贱的高下。如果兼修下品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行这个十善,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他也在去做,有可能下一辈子为人的时候就非常好,因为这十善是往生天道的因。所以即使我们做下品十善,那转生为人,还是非常好的。 如果我们在为人的时候,虽然不杀大的众生,但经常杀蚊子,杀苍蝇,那下一世身体健康就可能非常差。然后我们老偷盗,下世就比较贫,或者是偷税漏税、捡便宜,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下世贫穷。如果我们这世嗔恨心非常重,别人一说什么,我就不满。我们说“一念不满即为嗔”,心里老是怀着一个不平、愤恨的心,那下世就会长得比较丑陋,生下来就青面獠牙的,长得很难看。 人长得庄严,佛经上讲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忍辱中来的。他长得庄严,就是说这个人前世心性非常温和,非常忍辱。假如这个人面相非常慈祥,我们第一次见到他,一般人都会心生欢喜,下一次还想见到他、亲近他,无形之中这个人,人缘自然就好,机遇自然也就多了。 而另一种人,一脸横肉,横眉怒目的,当我们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板着个脸,看起来气势汹汹的,若是去到他家里也会感觉很难受。为什么?因为磁场不好。而磁场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气啊,一种心气。气不好呢,风水也不好,什么都不好,到他家里很拘谨,越坐越难受,我是亲身体会过的。这样的话,那他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会非常不祥和。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嘛!心中没有一团祥和之气,生活怎么会美满?因为即使是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谁也不愿意跟这样的人接触。那大家生活在一起,家庭怎么会好,人缘怎么会好,生活又怎么会美满呢?所以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能修忍辱的人,下一世自然庄严;能修布施的人,下一世自然富足。 为什么是下一世啊?这是一个三世因果。为什么有的人这一世行善积德,反而遭受恶报呢?有一句古话叫“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就是他即使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还会被车撞死了?这是因为他上一世造恶太多了,这一世显现的只是上一世的业。这一世他行善积德,下一世才会成熟——就像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的因有早有晚,那就会成熟得有早有晚,先种的有可能先成熟。但这个也不一定的,这个还是跟你发心的猛烈与否、机缘条件是不是成熟有关系的。有的业力不用等到来世,今生就会成熟;有的业力可能来世成熟;而有的业力有可能要经历无量百千万亿劫才会成熟。这个是不一定的。 现世成熟的,我给你举个例子,现世立马得到回报的。比如我到街上去,看到一个身体健壮的人,我过去“咣”给他一拳,有可能他立马会把我稀里哗啦打一顿——这是现报,谁让你去找他麻烦?这叫现世现报,因为它这个机缘条件很成熟。什么条件?他比你强壮,你还找他麻烦,他比你能打,你还想去揍他,所以说你会立马得到回报。 还有可能这一世造了业,下一世成熟。我们也是看这个人临死了,他特别地痛苦,然后我们给他买了很多药啊,给了他很多帮助,后来他死掉了。那他来报恩帮助你的这个善报,就不可能立马就成熟。有可能当你下一世为人的时候,然后他再投生为人的话,那他就会来帮助你。假使他作恶多端下一世不为人的话,那这个业力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熟了,这就是不确定什么时候成熟的。 还有种下了以后,也有确定今世晚些时候成熟的。很著名的一个例子: 一对外国的老夫妇去一个小旅馆投宿,旅馆满员了。当时有个服务员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着急,就你们两个人吗?我给你们开了一个房间去睡吧。然后呢,这一对夫妇在那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去结账的时候呢,这个小伙子说你们睡的是我的房间,不属于客房,所以不用付钱。后来这位老先生就告诉他,像你这样的好员工,是每个老板都想要的,或许以后我会帮你盖一栋旅馆。过了几年,这个小伙子就收到一张飞往美国纽约的飞机票,后来又给他一个地址。去了以后,他又碰到了那一对夫妇。然后那对夫妇,指着一栋大楼说:“这个以后就由你来管理,以后你就是这儿的经理。”其实那一对老夫妇是富豪,而这个年轻人就成为了这家酒店——华尔道夫饭店的经理。而这座酒店在纽约是非常尊荣的、很有地位的,也是各国高层政要访问纽约时下榻的首选。 你看这就是现世造了善业,就成就了福德显现的机缘,条件是他自己创造的。这说明现世种下的善因,现世就报。 总之,就是说人种了这个因啊,他这个果报是不一定什么时候成熟。有的是现世报,但大部分是来世。 其实因果报应,每时每刻都体现在我们身上。我对你笑,你也欢喜。你一进来我把你骂一顿,有可能你就会说:“啊呀,你这个师父怎么这个样?快走了,快走了。”报应随时随地都在显现的,只是愚痴的人看不到而已。就像是牛顿吧,他不是发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了。这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谁看不见?农民天天看见,看了好几千年了,为什么他没发现地球引力啊?这就是人有智慧和没有智慧的区别,所以说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你明理了以后,才不会被这个东西所迷惑:这一切都是我造作的,该发生的躲不掉,不该发生的我遇不到。只要现在做好了这个人,我不给这些恶因恶缘创造条件,就不会成熟。你现在做不好人,你说想去通过算命啊,得到点什么好报啊,那是不可能的啊,你这个因不正啊。 就像是我们经常举些例子,学佛的人,你对家中父母不孝顺,那你说你是一个学佛的修行人,这根本是毫无利益的。为什么?因为你跟佛说的是背道而驰的。佛说要孝养父母,你不听佛的话,你敬什么佛呀,这是对佛的一种污辱。就好像我见了刘德华,然后跟他说:“刘德华我很崇拜你,但是你唱的歌真是够垃圾。”你说你这是骂他还是崇拜他? 我们去拜佛、信佛,就是因为佛说的真理,能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理,我们能去做,这就是信。并不是我们去拜那些金银铜铁,那块石头。因为那些铜块、石头能让你干什么?什么都干不了。我们崇拜他,是崇敬他的那种精神。佛是成就的圣者,我向他礼拜,只是通过一个塑像来表现一种形式而已。所以说即使没有佛,你向着虚空礼拜,观想佛,那也是拜佛。你心中没佛,那你去拜那个佛像,头捣烂了,磕了满头的包,老佛爷也是不屑一顾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老佛爷怎么可能会不屑一顾,因为他不可能有这种世间的烦恼。 所以说我们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确定一点,人生世事无常,这一切关系的维合都是很脆弱的,我所追求的这些世间幸福也是很短暂的。如果你继续想沉迷在里面,那我说的这些话只能对你产生很远的影响,但并不是没有影响。如果你立马悟到,我真的想修行佛法,我想要离开这些,那就起到现世的利益。这也是我说这句话的果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中的道理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让你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是让你想得到什么。佛门天天讲,无所得,无所得,其实每个人得的都不少,都是有所得。最后即使你明白了这个佛法,也要把佛法放下。佛法只是一张地图,就像是告诉你往北京怎么走,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那样:“一切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个佛法就像是运载你到彼岸的船一样,上岸以后就要舍掉了,不能再背在身上了;否则就是有所得,只是空谈论道,而行为与其不相符合了。而且还会因为自己懂得多,从而为自己的烦恼,找一个很圆满的理由,糊弄自己,糊弄别人了。这样自己的烦恼看起来比谁都重,那真正有识之士,谁会跟你去学习佛法呢?你又怎么能去度化众生呢?恐怕只能是忽悠一批无知之徒,损人而不利己了。更何况执着世间名利财色等这些非法之事呢!还不赶快舍。所以听了我说的这些话,一定要发起出离之心,念念觉悟世间是苦的。 但是你们作为在家人,并不是让你完全抛下这些。既然已经是生活在世间,那就要好好地生活着,继续创造你的财富,继续创造你的价值。但是你不执着这个,一切结果的好坏,爱怎样怎样,因为你已经努力了。即使这一世创造再好的生活,在我眼里只不过是你自己造作一个果报,一个梦幻泡影而已。也就是说你自己所做的一切善恶因果,决定了你的财富和事业,你如果不学佛,是难以改变的。 就像是以前听老和尚讲故事,说那个崇祯皇帝一样,说他就是要吊死的。他上一世为寺庙里做沙弥,罪业还没消完,天天干苦工,最后修房顶的时候,掉下来摔死了。但他那个师父有能力啊,跟他的徒弟们说,把他的尸体五马分尸,把尸体丢掉,喂这些众生就可以了,省得买棺材了。后来他的这些师兄弟不知道这是他有恶业未了啊,就哀悯他,把他埋掉了,使他的罪业就没有消尽。所以这一世当皇帝,就做得很辛苦,最后就死得不明不白。 人的这一世,有两种人是不受命运约束的,是很容易突破那个约束的。哪两种人?第一种就是大恶人,十恶不赦的。因为作恶多端,有可能全家就会出车祸死了,被火烧死了。这是因为虽然上一世福报也大,但是作恶折福,急剧地就耗完了,因为他没有足够大的福德能让他再继续生存了。还有一种人就是大善人。大善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大善人,还有一种就是出世的大善人,那就是出家的人,修道的人。 世间的大善人就像是《了凡四训》里讲的袁了凡一样。他是明朝末年的一个秀才,他一开始算命,被别人算准了,哪一年中举人,哪一年得多少担粮食,到了那天就发生,后来他就对人生失去信心了。最后和云谷禅师对坐了三天三夜,云谷禅师说,哇,小伙子你真有定力。他说,不是这样的,他就把先前发生的事告诉了禅师。云谷禅师说,一开始我以为你是个勇士,没想到你是个懦夫,其实人这个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你怎么能去消极认命呢!然后就告诉他怎么去改。后来他答应行三千件好事,然后念准提咒,最后就儿孙满堂,高官厚禄了。于是后来自己就写了一本书叫《了凡四训》,告诉他的学生,告诉他的后人,让人明白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还有一种就是出世的修行人,他也是不受命运约束的。为什么?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这一世修行,我的目的是跳出六道轮回。虽然以前种的都是六道轮回的因,因为修行的缘故,就没有成熟的条件了,现在的发心变了,就像是以前的种子变质了,所以就入不了轮回了。而财富呢?太简单了,用某位大德的话来说,我一手一抓一千万,这个手再抓一千万,来钱容易的。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怎么来钱,知道在世间中怎么能真正求得福报,所以他只要照着去做就可以了。包括你去追求一些东西,你先明白我做什么才能得到这个果报。就像健康,我做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或者做什么才能得到财富。这样你才是明明白白地活着,死的时候也是明明白白地死去。修行人,就是要明明白白地成就,明明白白往生极乐世界。 学了佛法但不去修行的人,只想下一世过得好一点,那是最愚痴的,因为你只想下一世好一点,万一下一世不学佛呢?岂不是又起颠倒,又开始造恶。修行应该是发愿即使今生成就不了的话,下一世我也一定要投生到三宝家,下一世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继续修行,一定要超越轮回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这些无尽的痛苦。但修行人最好呢,不要求来世,而是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因为人有隔阴之谜,下一世一投胎什么也全都忘了,又开始造恶了。 而当你的福报越大的时候,能力也就越大,万一学坏了,那岂不是造恶更厉害吗?其后果那才真是叫苦不堪言呢!比如,假使你是个乞丐,即使再造恶又有多少能力造恶啊?你打人也不敢打,你偷东西又偷不来,这样你造什么恶?但你若是是个亿万富翁呢?那你想要造恶就简单了。你偷税就是偷全国人民的,你想杀生的话也很容易杀生,因为你有的是钱。比如你开个渔业公司,天天捕鱼杀生,那可真是造大业了。所以说真正福报的大小,在我看来,最根本是看他明不明白佛法。不明白的话,再大的福报有可能也是罪恶之因。 居士:师父的话让我更加坚定。但是我知道凭我现在这个能力,这个目标达不到,很宏远,但我肯定是很坚定地朝这条路去走。 师父:我讲法的目的,一是让你明白这个世间的道理和出世的道理,二是为你学佛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三是为给你的这个发心找一面镜子。就像一个人给我发信息说:“师父,我感觉这个佛法也很对,但是生活中我就放不下,我总感觉很矛盾。”我看他的根机并不是很好的根机,我就跟他说,你吃的苦太少了,真的,你吃的苦太少了。 佛法经常讲什么?讲让人离苦得乐,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意思就是说,让人知道世间是苦,然后断除令人苦的烦恼的集合,再去歆慕不生不灭的真理,最后朝着这个永恒的真理去修道,去证道,从而得到解脱。所以说,只有让他明白世间是苦,让他感受到苦,他才能出离。你太快乐以后,就不想出离了。 我们说这个三途八难啊,就是说这些众生都不会去学佛,不会去修行。这个八难之中,有佛前佛后,盲聋喑哑等,只要生在这种地方,或者处在这个时间段,那就难以听闻佛法,不会去修行。(八难:地狱难、畜生难、饿鬼难、长寿天难、边地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佛前佛后难。)八难之中有一个叫什么呢?叫“世智辩聪”。什么是世智辩聪啊?就是说世间的智慧他懂得很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于是这些小聪明就障住了他真正的智慧。他只是对世间的这些名利很贪恋,尤其是一些大学者啊,大领袖啊,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很高,他就很自负,这种人就是世智辩聪的一类。而在佛门里用两个字的道理就可以把他的成就全部给泯灭了,那就是“无常”。哈哈!不论你有再大的成就,一切终归幻灭。 居士:这不叫贪吗? 师父:贪,是贪,我说两个字,全部就可以给他否定了,那就是“无常”。用无常的道理去观照,你所得的这些成就只不过是些梦幻泡影,没有一个是真实的。这是佛门里讲的最基础的道理。所以说佛法的起始点,就是让你明白这些东西不可得,没有一个能真正得到的。 若是那种根性很差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话,那就只有不停地受苦了,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种种苦恼缠身啊。而你去到医院里,尤其是一些肿瘤医院或者是专治癌症医院。啊呀!你看那些人,在承受巨大痛苦的患者,他在临死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一种解脱啊!一旦死了,他会认为终于解脱了!为什么?因为他真的彻底地感受到太苦了,所以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一般的人,对死亡是恐惧的,而这种人对死亡的感觉是一种解脱,可见他对苦的认识有多么深。所以说,一般人只有对苦认识不深,才会产生贪恋;若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等到自己感受到这些苦,当听到这些道理,或者看到别人受苦,自己就会马上觉悟,然后老实修行去了。 刚才讲的三途八难,还有一难就是长寿天。佛门讲有一层天叫长寿天,那里的天人,因为处在无想定,以为什么都不想就是涅槃,就很快乐了,所以也不会去学佛修行。人呢,也是会这样,若是很贪着这些世间的快乐,也不想学佛了。你想想,假如一个人的生活太如意,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身体也很好,今天坐飞机到欧洲去逛一圈,后天到新马泰去玩玩,夏天再去一趟夏威夷岛,他就会感觉生活很惬意,什么都能办到,那也就不会有修行之心了。 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佛陀啊或者是顺治皇帝那样,当太子、当皇帝的时候,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世事的无常,而且对五欲的追求,并不感兴趣,知道这一切都是转瞬即逝、虚幻不实的。他们都是那种有超常智慧的人。虽然是名利财色都已经达到顶尖的人,是世人追求的物质享受处在顶点的人,但是,他们并不安于这些短暂的快乐之中,而是选择了出家修道。这些人真是大丈夫,他们是最积极的人,积极地面对人生和死亡,这才是最勇敢的人啊。 我们中国的这个社会阶级,士、农、工、商,在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最高,再是农民,再是工人,再是商人。而印度最高的是婆罗门,就是宗教人士,就是真理的追求者,这个地位是最高的。这个婆罗门和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人们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他永远认为是最高尚的。比如当社会很浮华的时候,人们就会追求真理,因为感觉生活确实太浮华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还有就是感觉生活很痛苦的时候,也会追求真理,因为世间太苦了,要想办法解脱才行。 像佛陀,还有这位皇帝啊,他们能够追求真理,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生活的享受虽然达到了一个顶点,但这一切太浮华了,太虚幻不实了,这些享受没有任何真实的意义。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死亡的问题没解决。古往今来,多少皇帝想长生不老,炼丹采药,但是方法用错了,最后反而死得比一般人还惨。所以说只有通过修行,追求真实的道理,才会得到解脱。而后者,像一般老百姓,当遭受连年战争,或者奴役压制的时候,他也是会追求解脱,追求永恒的依靠的。 佛教所讲述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得到永恒的解脱。所以说,只有学佛修行,才会从根本解决问题,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个人吃饭个人饱。佛陀是过来人,是和我们一样实实在在的人,是发现了世间的真相,然后修行解脱成就的圣人。所以只要我们按照佛陀说的方法去做,谁都可以觉悟,谁都可以成佛。 而现在很多人对出家人的认识,还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受了唯物教育的禁锢,盲目地迷信科学,认为科学是万能的,用几百年的文明,否定了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这是非常盲目与冲动的。就像是我们国家近代受到西方列强欺侮的时候,很多人对西方的崇拜,那简直是到了疯狂的程度。而当现在全世界的人们,尤其是近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拯救21世纪人类的话题时,又把很多希望都寄托和指归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了。就像是近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智者,英国的汤恩比博士在《展望21世纪》中说的那样:“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汤恩比博士还说:“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而与此同时的中国,却还是处在一种思想禁锢的年代,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这样的期望,是多么公平与客观的,是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的,这是回顾历史、展望世界史、纵观全人类文明与发展史后的一种真实总结啊。所以说,古人处世的智慧,还有对大乘佛法的真知灼见,是具有科学考验性的,是经得住时间和历史反思的,这的的确确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啊。 若不是近几年,尤其是党内开明领导人,像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的正确决定,在工作会议中,对党内人士和全国人民呼吁,鼓励学习和弘扬古圣先贤智慧的话,有可能受文革毒害最深的儒释道之圣贤还不能昭雪。记得在山东大学听课时候,给我们主讲的陈坚教授引用了习主席在一次电视新闻中所讲的那番话一样,是足以看出,佛法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不能把中国近百年的失败,全部推在古人身上,而是应该学习和继承古圣先贤的智慧。” 而现在,当我们这些年轻的和尚在外面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还会用惊讶的眼光、不屑的口气问道:“师父,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啊?你是不是跟你女朋友有什么感情上的决裂?还是你事业上出了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他说这些话的意思是什么?他认为你是消极避世的,他没有一种尊重修行人的概念。这种人,也是一种悲哀,他总是用一些狭隘的思想去思维事情。有些人对一件事情从来没有了解过,也没有调查过,就随便的发言,甚至发表定论,这真的是很可悲的事情。有些人对佛法一点认识都没有,对出家一点也不了解,就去质疑别人,贬低别人,这样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危险的。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而一个出家人,一个修行人,要是在国外的话,比如亚洲其他国家啊,还有欧洲啊,或者是美洲这些国家,他们会把你看作一个很神圣的人:哇,您是一个牧师,teacher,神父,您是来传授真理的。他认为你是很高尚的;而在中国,它是相反的,他认为你就是社会的寄生虫。这是近百年来的中国人思想的转变,当然这也是受了西方一些精神垃圾的毒害,还有清朝末年闭关锁国自高自大后,天天挨打的一种错误反省。 虽然在以前,佛教和儒教的思想,有一点的不融合,但是以前的佛教修行人,他是很受人尊崇的。比如一些皇室啊、宰相和官吏等,对禅师的崇敬那更是极致,其学习和交流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像南朝梁武帝的老师是志公和尚,隋炀帝的老师是智者大师,唐朝的玄奘法师也是属于皇室供养的,还有七帝之师清凉国师,乃至宋朝、元朝、清朝等几个朝代基本上都是非常崇敬佛法的,其国师好多也都是僧人,其藏地法王的封号,也都是历代皇帝追封的,像明朝永乐皇帝追封的大宝法王,还有现在达-赖喇嘛、班禅大师的转世,也都是历届中央政府认证的。更不用说像苏东坡啊,白居易啊,这些文人达士了,这些人的禅理佛学有可能比一些出家人都还要好。 而现在人的这个价值观改变了。近一百年来,西方社会入侵中国,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打进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屈服。你看电视媒体也好,现在的教育也好,就是告诉人一切往钱看,就是告诉你怎么去赚钱,到处的广告,都为了钱服务。金钱蒙蔽了人的眼睛,使人唯利是图,把道德和伦理放到了一边。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虚浮,表面上经济蓬勃发展,实则是社会腐败到底的一种衰相。人与人之间缺乏了一种信任感,存在着极大的危机,仇恨和欺诈充斥着整个世界,太没有安全感了。 以前做好人都是光荣的,雷锋同志,是要大力表彰的;近几十年来,做好事的人,那是迂腐的。你做了好事救了人,甚至有的人却说这个人真是个傻瓜、无知,你怎么能去救他呢?这不是自找麻烦、惹火上身吗?但这也没办法,因为的确存在这种被欺诈,到处碰瓷的现象。一个大学生救了一个人,反而被讹了,惹了一身官司,还要赔钱。要不是中国好人网资助他,对他来说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污辱吗?全中国人到处在坑蒙拐骗,这能有好吗?到最后,不都是害了自己人,害了下一代吗?整个社会,这个国家又怎么能长治久安呢。 还有现在的旅游经济,把全人类共同的资产,都给圈起来,只要是个稍好点的名胜古迹、佛门寺庙、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都要收门票。其实这是不正常的,这是一种扭曲的社会现象,都是被金钱催化的。 以前我回到我住的那个城市,走到山村里的时候,两边就是树,没什么别的;现在回去以后,却多了很多东西。是什么?多的是摄像头,好多的摄像头。其实我看到的并不是经济多么好了,社会多么安全、多么和谐了,我看到的却是一种悲哀,感觉人们都活在一种被监视的状态下。这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不诚实和百般狡诈导致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监视都是有死角的,即使是法律也是有死角的,有空子的;这就会让很多人都去走这条灰色地带,钻这些死角。这还是好的啊,我估计现在百分之八九十想要犯罪的人,连灰色地带都不走了,而是直接走黑色地带,过老鼠的生活。那即使是安装再多的监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件很有讽刺意义的事情:有一次电视上播放了一则新闻,某个领导人被抓了。被抓的时候呢,有一台电视上,正好放着他在义正言辞地演讲:“我们要反腐!我们要抵制不正之风!”自己的正面形象还在那里宣扬着。那个画面真是滑稽,简直是一个笑话。而古人讲,君子必慎其独,就是要人自我约束,用道德和良知去自我防范,我想这才是既廉价又没有死角的监控啊。 居士:那您觉得我们这一类思想很肤浅的人,思想比较狭隘的人,我们平时该怎么做比较好一点? 师父:其实并不是你的思想肤浅与狭隘,你只是在这么一个过程里,从一开始你并没有学太多圣贤道理。你没有学这个东西,我怎么能说你肤浅?就像是一个婴儿,我指着他说:你真肤浅,你真狭隘。呵呵,那我才是肤浅与狭隘的。因为他就是无知,无知是他的天性,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学习过这些。就像是我在佛陀面前,岂不是更狭隘,更无知了?若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道理,却还是一意孤行、不学无术的话,那就是认识太肤浅了。你知道这样不好还去做,那就是有点肤浅,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个事情的实质。前面我给你举了这么多例子,举一反三的例子,若是还不去觉悟,不去学习修行的话,那才叫真狭隘、真无知。 那我们第一步应该怎样去做呢?首先我们要懂得学习,如同以前我用的电子书上的开机画面引用温家宝总理说的一样:“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们要去正确地学习,有次第、有条理地去学习,慢慢地了解这些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这些道理,再学着去发心。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若是一开始我就让你什么都不要管了,跟着我去出家,那不可能的呀,因为你还没有到这个境界。所以就在自己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上,尽量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你要明白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定要报的,而且因小果大。就像现在网上报道的一些案件,什么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哪,或者一个什么什么引起的血案,都是一些个很小的因,然后得到一个很惨烈的果报。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小区里两个开车的,不小心摩擦了一下,后来两个人叫来家族成员,拿着菜刀互砍,死伤好多人。这就是一个因小果大的例子,这个因很小,这个果报非常强大。就像前面讲过的那个旅馆里的小伙子一样,他只是请人住了一晚上,就可以得到事业上一个很大的发展。这个因,就是我做的这个善事、恶事,做了就会得到类似的这个果报,而且这个果报是倍增的,是往大的方面发展的。(这只是用人们所能见到的表面现象来比况因果,其因果报应的事迹是非常微细复杂的,这个道理只有佛陀才能究竟的了知)所以我们一定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好,因为人都是不喜欢痛苦的,都喜欢快乐。 你说说谁喜欢痛苦啊?我们学佛也是不喜欢痛苦的,之所以不喜欢痛苦才学佛。我学佛只是想追求那个永恒的快乐,永恒的快乐是什么呀?那就是成佛,成为一切智觉悟者。正因为这样才去学这个佛法。 有了这个远大的方向和目标了,才不会再被路上的风景给迷住了。就像禅门里面一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拿这个当借口,都是百花丛里过,处处在留恋。除非你有超强的定力,或者有很高的觉悟,否则还是万缘放下,一心学法修行才好。切切不可去试探自己的定力,半途而废。正如经文上讲的“汝意不可信,可信非汝意啊”。因为人的根本烦恼——贪心,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很容易被环境和情感所迷惑。而当这个贪心真正不在的时候,也就成为圣人了,也就不用修行了。所以现在既然是博地凡夫,那就尽量远离恶缘才好,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啊。 居士:现在社会,很难做到,听师父说,给自己下一个很大的决心,然后回到我们那个环境当中去,难免会受干扰,受其他方面的影响,但是总的心我不要去变。 另一个居士:不要执着咯,不是我一定要做到什么,都是虚幻的嘛。有些东西,不是你强求就能求到,有个因果的嘛,前世、今生、下生。好比我很虔诚地去修,到最后怎么这些我都得不到呢?一下子就灰心了,现在有好多人都是这样子。 师父:只要有心就好。心里想改变,就不要怕犯错误,但是一定要发勇猛心,至诚心,发愿一定要改掉。因为我们都是凡夫,所以犯错误很正常,但是一定发愿下次不能再犯了。若是习气重,犯了就再这样去忏悔!大家都是凡夫,虽然道理是很高尚的,但是我们没有自制力,这个自制力是需要一点一点成就的。 平常要多亲近善友,远离邪僻之人、邪僻之事、邪僻之处,不生邪僻之念头,这样循序渐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我们佛门里讲了有四条成就涅槃的因(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究竟解脱的意思): 首先是听闻正法。就是说方向和方法要找对。 然后再亲近善友。你要多亲近善知识,若是你身边全是好的同参道友,这就是说有一个好的环境,这样才能让你不断地坚固发心。有身边的善友互相激励,互相分享自己的修行成果,才会更加强烈地坚定你的信念。 还有一个就是如理思维。你听闻了这些道理,然后就全部抛到脑后,都成了些记忆,那也没有用,你要不断地去思维它。 再有就是如说修行。思维了以后你要去行啊,这样你才能得到真实的果报。 居士:那像我这样子,就是很简单的去做,就是自己首先要发一种善心,然后多学习。 师父:对,主要是学习。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明白的话一切白搭。我之所以要让你断恶行善,只是因为人怕苦,所以才让你不要造恶。因为造恶的结果是受苦,在没有觉悟苦即法身的情况下,那就不要盲目去做。 佛法是不讲善恶的,大乘佛法讲烦恼即菩提,苦即法身,地狱与佛道是如如不二的,轮回与涅槃是无二无别的。你在没有完全证悟这个平等法性、清净法身的微妙佛法之前,往往就会在烦恼和地狱中承受着巨大的虚妄之苦。所以说对于这些根性的人,就要断恶修善,要修解脱道。从解脱道开始,进而再求大乘的圆顿修法。 修行的人有三乘根性: 一、声闻乘。就是以自修为主,我自己修行成就了就好,所以叫小乘法,以自己解脱为主。小乘的佛果就是阿罗汉,也叫自了汉。 再就是缘觉乘。缘觉乘也是一个小乘法,他就是比阿罗汉智慧敏锐了一些。他不仅仅自己解脱了,有缘的话,他也会帮助别人,利益别人。但是他认识的真理并不是很深,还是证入偏空的法性。无非是智慧明利了一些,平常看到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就悟道了。但还是发心自己解脱就行了,证悟到空性,入到偏空涅槃里,就不会再度化众生了。 再就是菩萨乘。菩萨修行就是在自己修行的情况下,还要兼度一切众生,要让大家统统觉悟。这种思想是最圆满的,最无私的。 还有一种根性是超出三乘之外的——那就是佛乘。前三种若说是解脱道的话,那就是小乘解脱道和大乘解脱道。而佛乘的话就属于圆顿乘,主要是讲烦恼即菩提,苦即法身,生死即涅槃,就是讲如如相,一切法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圆乘,这个圆乘,我们《法华经》里讲就是“大白牛车”。这个是需要你深入佛法以后,才能接受的,才能理解的;要么你有宿世的善根,例如我跟你讲到这些时,你就会对大乘佛法发起好乐之心来。像六祖大师一样,他听到《金刚经》里那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立马就对大乘佛法有所悟入,那就是宿世的善根。 大乘佛法并不是要舍离苦,舍离世间,或者是舍离什么,这是对立的,佛法是绝对的。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它都是因缘假合,了不可得的。虽然是因缘假合,了不可得,但是已经现起了,历历宛然;虽然是历历宛然,当下又是了不可得。它是即空即假,非空非假,而空而假的。这就是非常微妙的佛法道理。 就像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大海水:我在说浪的时候,有没有离开过海水啊?我在说水的时候有没有离开过海浪?要是离开这个水的话,能找到这个浪吗?我们说解脱道就像是把这个浪歇下来,这么叫得道。而圆顿乘的话,就是直接告诉你,浪就是水,水就是浪,水浪无别,它们共同的本性就是湿性的、流动性的,一切都是圆满现成的。这是不经尘劫的修行方法,就是圆顿。 我们汉传佛教主要是修学大乘,大乘又分为次第修、次第证的解脱乘和当下即是的圆顿乘,当下圆成,本来具足圆满的。佛有种种神通自在,你都不缺;你有的这些烦恼,佛已经彻底照破。你修这个圆顿乘的时候,就有这么日劫千倍的好处。比如我修圆顿法一天,就比解脱道修三大阿僧祇劫还要来得快。因为在因地修行之时,我就已经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实相之理,以此为初门,到了果地无非还是诸法实相,它是因果不二的。那这个修法就非常地快。如果是解脱乘的话,那他就要一步一步来,慢慢地才能走到那个地方,那就有可能是旷劫深远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他是需要比喻才能很深地悟入进去——就像是挖井一样:假如一开始你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水,就挖呀挖呀挖,一心想找到水。但是又根本不确定这个地方到底有没有水,心里只是想着挖水利益大家。但是要是挖的时间很久了,做的努力也很多了,发现还没有的话,那他有可能就退心了,就会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这个地方根本没有水。若是有信心的人呢?虽然挖挖还没有,但是因为自己还有很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找到水,于是会继续努力。最后看到一点湿土了,啊呀,这次保证有水了,再去拼命挖。最后挖到水了,真高兴。但他也只是有坚定的信念而已,自己心里也不一定有底。 而修圆顿乘是什么啊?我给你们打个比喻,就像这个勘测水:一个老居士曾告诉我一个奇人,他不用仪器,自己到山脉那个地方走走,他说哪个地方有水,哪个地方就有水。我以前住的那个寺里,这些专业的团队过去啊,都说那儿没有水;但是找他去后,他却说150米内肯定有水。后来又找了另一个专业勘测水的团队,就是一个科学小组,他们过去勘测完就说,这个地方有水,在150米到200米左右。啊呀,和这个小伙子说的一模一样。 这个小伙子就像是那个圆顿乘的人:我在修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地方有水,即使是慢点,或者艰难点,难挖一点,但是他这个信心是绝对不会退掉的。而一开始那个不确定的人,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以为佛是需要修成的。当他发现修行很艰难,或者时间很久远的时候,那他就可能退心了。而大乘圆顿之人,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本来是佛,与佛无二无别,佛有的我一点也不缺,只是自己被烦恼覆蔽了心性,不能显现而已。所以不论前路多么艰难,修行多么辛苦,他都不会退心,就是有个保票一样,绝不会退心。 居士:说他圆顿,他肯定不是天生,肯定前面有基础的,但他智慧肯定比别人要高。 师父: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只要你信就是有智慧。我跟你讲圆顿乘的时候,你首先信了,那就好办了。佛是过来人,因为他已经成就了,已经成佛了,已经彻底离苦得乐了,所以你只要深信他说的就可以了。就像是你信这个地方有水,那么你挖就行了,因为这个地方是绝对有水。佛就像是知道水源的那个小伙子,那个专业的科学小组,他们说那个地方有水,那就肯定有水。你听他们的就好了,你只要有坚定的意志,挖就行了,绝对有水。在其中的过程中,你就永远不会停下来,虽然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水,但是你也不会放弃,因为你深信那个地方有水。即使累了,休息一下,休息好了,你还会继续挖。而若是不知道有没有水的人,就不一定有这个信心了。挖一会,怎么还没水啊,心生恐惧了,就有可能退心了。当然比喻永远是比喻哦。圆顿乘就是有这点好处,初心修行就知道自己是佛:我跟释迦佛无二无别,他有的我都有,只是他比我幸运,他先成佛啦,下一个我也可以成就。 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怎么来的,你知道吧?他以前是一个陶瓷匠,有一次看到一尊佛,那尊佛叫什么?叫释迦牟尼。当时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叫阿难,另一个弟子叫迦叶。这个陶瓷匠看到这尊佛真是殊胜,无比庄严,所以他就发愿以后成佛后,我也叫释迦牟尼,我的大弟子也要叫阿难,也叫迦叶。后来,他的愿力真的成就了,就是现在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大菩提心,一定要发愿成佛。 居士:发的心越大,成就就越大。 师父:是的,所以说我们先不要想太多,先不要管能不能挖到水,或者怕半路停下来,即使是挖到一半不想挖了,也得要一点一点地坚定这个信念。我们先发大乘心,一定要发愿成佛!与此同时,即使再去追求世间的利益,就会变得有意义了,那这一切就都是在为修行服务了。 真的!修行很简单的。比如马路上有个老太太要过马路,自己心里就发愿:我得帮助她,把她搀过去。你这一念叫什么?叫世间善心,只是想帮助她。而如果你发愿想要自我解脱,但是感觉自己这个福报太薄啦,所以我要把她搀过去,这样小的福德我也要积累,成就我解脱的因,那你这个就是属于二乘的发心。但是如果你发一个大乘的心,广修六度万行的心:我得把她搀过去,以此福德回向成佛,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希望与她结下善缘!她会成佛,我也会成佛,佛佛相助啊!本来应该去做的,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成就万德庄严的法身,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好了,那你这个发心的力量就强大了,虽然是做了这么一件小的善事,那功德可是不可思议了,这就是叫行小事而得大功德啊。 你要知道发菩提心有什么好处?菩提心真是不可思议,不知道佛在多少经文上都赞叹菩提心。你若是有菩提心做加持,一切法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啊!你发了大乘的菩提心,别人用恶眼视你,看你一眼都会得到多少世没有眼睛的果报。那你本身就庄严起来了,就像是皇帝的儿子一样,你是太子,谁也不敢轻慢你。但你若是个乞丐种,就没办法了,谁也敢欺负你。所以我们要做佛种啊。 居士:发心,就像自己的心态一样。我看到可怜的人,虽然帮助他,但是就想着有回报,不如他那个大弟子不想回报,他就想着去做。 师父:对,就这一点,心量越大,烦恼越少。但你也要知道,心里什么都不想不一定就是智慧。有的人心里只是无记的心,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只知道要帮助别人,要积德向善,这样还是不行的。因为这还是暗昧的心,是属于无记心,不是《金刚经》里讲的“无住生心”,不是大智慧。无住生心是要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的心。所以在自己还没有破除我相人相,没有大智慧以前,最好发愿是为了成佛去做事,做了善事就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都成佛。 居士:你付出不求回报的话,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了。 师父:有些人,他是发心大乘的人,或者他是心量很大的人,他往往就不会为生活琐事而烦恼。有的人心量很小,烦恼就会很多。有些人今天给我发个信息:师父啊!我儿子结婚该怎么弄,他俩合不合啊,以后会不会孝顺我呀——马上就生烦恼了。明天又发个信息:师父啊,我爸嫌我学佛学得不够好,做得不到位。再有一天就说:我今天被车撞了一下,师父我该怎么办?——他每天就是在纠缠这些小事。 居士:(前面听不清)孩子的问题,考试没有考好,自己压力好像很大。 另一个居士:这也是执著。 师父:这些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首先是我们没有明白,或许是我们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教育,或是我一开始就没有很正确地去引导孩子。 另一个居士:像你这么唠叨,会把你的情绪带给儿子,儿子这个性情就和你一样了。 师父:这段时间我看到很多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很可怜。一些父母不会教育孩子,感觉很痛苦。虽然作为一个出家人不该多管俗事,但是为了能够让天下的父母能够省心,所以就收集了一些怎么教育子女的资料,从幼儿到青年的教育,精选了一些文章啊,或者是格言,把它摘录起来了,到时候打印一份给你。我也希望你学会教育,孩子人格的培养是靠良好的教育。中国古人也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给他一个很好的教育之后,他才会有一个很健康的成长。 一些人总是向我反映他孩子的问题,问我怎么办,但是他孩子都长大了,已经很难再重新定位和塑造了。这属于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是已经损失了很多机会。比如有的人亡羊补牢,一共100只羊,损失了99只了再补,还有1只,那就很难办了,希望就很渺茫了。有的人1只也没有了,长大成人了,而且不再听你话了,那就完全不会再改变了。除非父母接受他这个样子,只能自己改变,接受自己的儿子。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除非你发大菩提心,把他纠正过来。那就需要很高的智慧和很大的毅力去影响他,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教育,不懂得教育。对了,你儿子几岁啊? 居士:十五岁。 师父:那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基本上他的思想概念已经成熟了。但是,还是要给他一个好的影响,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为什么?我的这个人生观也是从二十二三岁才开始改变的。那时候对我来说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我还是改变了。所以只是他没有碰到一个更坚定的、更有说服力的人。 往往一开始父母的形象,假使自己没有树立好的话,那你便不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那你也根本改变不了孩子。因为他讨厌你,他不喜欢跟你交流,即使你好心跟他讲道理,他也觉着你是一个爱发牢骚的人、爱瞎叨叨的人。往往小孩子崇拜谁,他就会向他去学习,模仿他的样子去做。这就是要看这个父母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力了,若是没有影响力的话,那你就不要妄想自己去改变他,而是想想找别的做得好的人去改变他,或者给他创造一个被改变的环境。那这个讲起来就长了。以后想改变孩子、教育孩子的话,那还是得要好好学习,从基础学起,从婴儿教育看起,看看自己到底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漏洞。然后自己彻底改变恶习,改变心态,学会跟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慢慢的有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 只要作为父母的有信心,那就没有改变不了的人。正像是佛门讲的那样,无不可度化之人哪!只有你没有想度化他的心,而只要你想度他,想改变他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既然父母和孩子走到一起了,那就是因缘。只要自己做到足够好,方法用得恰当,时间一点点来,那就有希望。只有父母自己不会做人了,或者没有做好,或者是不懂得教育孩子了,所以他才做不好。 居士:我儿子自制力不强,然后做事情没有长性。有时候我跟他说,他也知道,知道自己怎么样,但是要做起来,他就没有这个自制力,没有这个毅力了。 师父:其实这也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一是他宿世的一个习性;二是在他小时候,你就没有注意他这个缺点。就像是现在很多孩子,一点的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凡事都怪父母。比如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小孩摔倒了,一些父母或者是看护他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的居然这样说:“这个地板真不好,这个地板真坏,摔到我的宝宝了,咱打它!”你看看,从小就教他怨天尤人,这给这个孩子树立了一个什么概念?把他当做小皇帝、小祖宗,这样以后不论做错了什么事,他都会认为:哪儿有我做错了?都是你们做错了! 这种教育是坚决不可取的,不能认为他小可以顺着他。不论他懂事不懂事,从幼儿时就要告诉他,凡事都是自己的毛病,都要从自身找缺点。若是他摔倒了,就问他:“谁让你摔倒的?我从这里过怎么没摔倒,你怎么摔倒了?说明你没有好好走路。以后要注意,慢慢地走,扎扎实实地走路。”就这样教育他,做错了就是自己没做好。这样等他以后到了社会上,不论做了任何错事,都会说:妈妈我错了,社会我错了。什么事他都从自身找原因。 居士:我儿子就是不会向自己身上找。 师父:那你能怪他吗?你从他小时候就没有给他这种良好的教育。是疏忽了吧?孩子的一些习惯,都是父母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是置之不理造成的。 另一个居士:(前面听不清)若是盲目去做,自己只会累死。 师父:你只要想真正地学习佛法,真正地想改变生活的话,那以后我就告诉你,先看哪一本书,再看哪一本书,慢慢学习。这本书叫你看三遍,你就看三遍,叫你做多少你就做多少。这样的话,你的生活就会有方向。 有一些学习佛法的人,能够按照我提供的次第去学习,他自己就不会生起情见来。大概有十几个人,我让他去怎么行持,他就怎么行持,让他去学什么他就会去学什么,这样就不会有差错。虽然我并不是什么圣者菩萨,但是我系统地学习了这些道理。我告诉了他们,只要照着去做,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这样才是很有福报,我以前走的那些弯路,他们也绝对不会再走了。因为我碰壁也很多,后来我找到经验后,就再告诉他们。还有就是我从祖师大德们,还有一些成功人士那里借鉴一些经验过来,分享给他们,这样一直在经验和真理的铺垫下,照直走就行了。我把这些很好的修行经验摆到你面前,还有别人失败的经历,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能觉悟了。所以说能有人引导的话,这才是最有福报的。 我之所以这样去做,是因为我也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就是在我初学佛的时候,就没有走弯路,一下子遇到了善知识。我的善知识从来不讲这些偏小的东西,直接就告诉你无上佛乘。这就给自己一种很大的影响,自己就找准了方向。因为一开始善知识给你的方向就是正确的,你不要管师父做不做,他做得好不好,起码你自己要有抉择能力——他给我们的这个东西是好的,那我们就照着去做就行。 他这个恩德是无以伦比的。我都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师父骂我也好,打我也罢,甚至要杀我、害我,到处损毁我,我也不会动摇对师父的这种信心,不会动摇对师父的这种感恩之情。你想想,如果我的徒弟看到了,那不就是教给了他怎么为人子弟了吗?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徒弟,没有出家的徒弟,那以后若是有有缘的弟子,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精神,这样佛法就能传承下去,人人都有感恩之心。 你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这样的呀!以身作则,想想怎么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前有一个居士,他的行为,很让我感动:一次住到他家里去,那时我还没有出家,我跟那个居士是好朋友,在他家里住着玩。有一次他儿子跟他奶奶闹矛盾,他儿子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学习也好,长得也帅气,又很听话。然后呢,因为一点事情就跟他奶奶发生了口角,于是就吵了那么两句。而他说了一番话,让我很震惊,虽然说的是很粗狂、很野蛮的,但是可以看出他的那种精神,现在的父母是少有了。他跟他儿子说:“某某某啊,你记住啊,这是我妈,妈我只有一个,儿子打死了可以再生,你要再跟我妈吵架,我弄死你。”我们乍一听这话,感觉会很不中听,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精神,就是他父亲孝敬他妈妈的这份孝心真是很强大。 当时我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一开始我认为,他这人又小气,又牢骚的,难怪事业这么不顺利。但我说他这个小气并不是对朋友的小气,而是对家人的这种放不开。他有时候会因为爱人接一个电话声音大点了,就过来骂她一顿,或是他儿子一道题做错了,就不停地发牢骚,生嗔心。而当这件事发生后,我就感觉这个人单凭他对母亲的这个大孝,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份福德。他儿子呢,从小就潜移默化,我老爸是这样做的,反而不但不会恨他老爸,他也会感觉老爹只有一个,我得好好孝敬他。这样万一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有可能这样对待他儿子,这就是传承。 居士:这点我特别想改变。我儿子小的时候,他爸爸对他奶奶说话就没有尊重,就很随便的,他奶奶也是不管他的,我妈他们对我是很宠的。然后我嫁到他家之后呢,他们家的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完全是两回事,然后我对他奶奶心生不好。现在认识到,以前没有这种意识,包括我跟我妈有时候说话啦,特别是我在家庭变故的时候,跟我妈闹矛盾。后来我儿子很大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话:“妈妈你对外婆的态度不是也很差嘛!”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我就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所以有时候克制住,在他面前我就再也不跟我妈说很重的话了。然后,包括他奶奶,尽管我现在是跟他爸分开来的,我对他奶奶也是尊重的。我跟儿子说:“她是你长辈,无论奶奶做得怎么样,她总是你奶奶。”我说他了,但是他以前这种自我的东西,还是存在的。 师父:就是啊,你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多么大。你看我出家了以后,上面还有个哥哥。我有时候给我哥哥打电话,每次都是从我哥哥这里询问我父母的情况。我完全是可以直接问我父母的,但是我一直不断地向我哥哥询问:“父母过得怎么样?妈妈过得好不好?老爸身体怎么样?我说你要多回去啊!”其实我也是想告诉我哥,我走得太远,希望他能对父母多关爱,多照顾一点。昨天晚上我还跟王居士聊起在家时的一些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感觉我对父母还是很有感情的。我哥买房子的时候,那时我还没有出家,他买房子缺钱。记得当时不知道是我热血沸腾啊,还是怎么地,我就跟他说:“哥,我什么都不要,家里的所有这些钱啊,家里所有的房子啊,你可以全部拿去;但是你得答应我,你一定要把父母留给我,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啊!”那是我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这儿子做得还是很正确的。 后来,我出了家以后啊,一直感觉,你再怎么对父母尽孝,用世间的尽孝来说还是做得不够的。但是既然出了家了,就不能像世俗一样,天天承欢膝下,去为父母做这个、做那个,因为那还是一种贪爱。我认为真正的孝顺,就是自己去做好一个僧人,去改变身边所有的人,去学习佛法,弘扬佛法,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宁,让每个人都懂得孝顺父母,那就是尽孝了。正如释迦佛告诉我们:“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把对父母的这种感情,扩展到每一个众生身上,我认为这就是报恩,这就是感恩。 当时给我哥打电话,我也是希望他能够做好,做好了以后,再来影响我侄儿。他也刚有小孩子啊!其实我也想告诉他,你现在对父母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你儿子以后对你的态度。你如果每天都能对父母嘘寒问暖,每天做的事很多,你儿子都会看到的。你对父母不管不顾,你只对他好;作为我侄儿,他有可能也会感觉到对我付出的,比对你妈付出的要多很多,这个时候他也会这样对待下一代的。所以说,他对我父母的关切程度和平常的嘘寒问暖,会直接影响他儿子。而我是希望,在他真正关心父母的情况下,做好自己来影响下一代。这也是我尽孝的一种方式,就是让自己的小侄儿以后也能做得更好,来兴旺这个家族。 因为我已经是跳出来的人了,从这个家族跳出来的,我认为我的家族就是整个法界的众生。而让他们这个家族的优良的传统传下去,这也是对我父母的另一种致孝和感恩,因为他们也是芸芸法界众生里的,跟我最有缘的,而且是能够教诲的。所以只要拿着一个平等的心来看待,就无所谓亲疏之分了,只要有缘,能够教化,那就去做。 我也是希望现在所有的小孩都能够教育好,教育好了之后也会有很多佛种。他学佛了,那他师父们也会省了很多事,不用再重新教他做人的道理了。一开始他就知道怎么为人弟子了,那么即使是师父怎么骂他,他也会感恩:师父对我们都是好的,都是为了要成就我。就像父母对自己一样,父母再骂我也好,再打我也罢,他也都是为了我好,这样他思想观念就正确了。不像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出家人,师父一说一骂就跑了。不如以前的修行人了,师父打都打不走的,一旦做错了,就立马忏悔,师父叫我去跪香就去跪香,三天不吃饭就不敢吃饭。那时候,再多毛病也都会改正了,佛法也就自然兴盛了。 所以说要先学会做好自己,再能去教导别人。 居士:有时候我儿子,老师对他稍微有什么,他就很反感,反抗的。我就对他说:“老师无论怎么样,老师就是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他再怎样,他都是你的长辈。”他这种心就很重。 师父:一是你不教他怎么去做,不去教,他就不懂这个;教了以后呢,自己做不到,他也很难改变。言教不如身教啊,只有自己去做到,去影响他,多跟孩子交流才可以。比如周末或平常没事陪他出去玩的时候,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要显示出自己那种非常坚定的态度来。你做给孩子看,他就会受感动的,会受感化的。就像是我看有一个企业家,他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时候,他说他的父母怎么去对待他身边的人,他的父母多么善良,别人对他不好,他父母怎么去帮助别人。他从小就学到了这个,他就以此为标准。 我也是这样的,从父母身边学到很多。有一次,我邻居家盖房子,在给工人做饭时,不小心把我们家一间房子给烧掉了。正好当时有个朋友也在我家,他跟我父母说,让他重新给你盖个新的,然后怎么怎么样。而我母亲却说:“啊呀,人家这么忙,咱自己盖就行,又没有烧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她对我的这种影响就很大。她并不是教导我:啊呀,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样。没有的,我只是从父母身上学到了这种身教,不去找人家麻烦,这个是很简单的事情。她认为那只是我们的一个杂物间,也没有烧太多东西,他盖房子,也不是故意的。她这种心态,我以后到了社会上,我跟身边人也好,我也是这样,别人无心碰坏的,我说他又不是故意的。这种印象就会很深。 所以说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言语上的教诲固然要说,但是一定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比如今天你带孩子去姥姥家一趟,那你一定要做好一个儿女的本分,多嘘寒问暖,尽力照顾父母,要尽责的同时,做给孩子看,哪怕是给父母洗洗脚。对了,你有没有做过?没有,那你孩子怎么会给你洗脚? 然后你跟父母说话要温柔。不能像有些人一样不懂得孝顺,认为给父母钱就是孝顺,这不是真正的孝顺。什么叫孝顺呢?由孝而顺,就是要让父母感到幸福和快乐,不是说我只给他钱,给他吃的就行。你想想即使是养个小猫小狗的,你也会给它吃的呀,父母不缺这个,父母要的是那种快乐,那种天伦之乐。古人讲什么?即使父母做错了,你也要非常和颜悦色地来告诉父母,您这样不对。他如果还在气头上的话,你就不要顶着说。他若是打你骂你,你就听着,等他气消了以后,你再跟他讲:“父母啊,您这样不太好啊,这样做不对啊。”并不是不告诉他正确的观念,而是要把是非好坏搞清楚的;但是,方式一定要对。不能说是呵责父母啊,跟父母发生冲突,这个是坚决不允许的。 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影响孩子。 居士:我以后有机会把我孩子带过来,多听您的教诲。 师父:带过来不如自己教啊,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自己学习,尽量自己做好。 另一个居士:我说她猛是很猛的,她那个心比我还坚定,我挺佩服她的。但是我觉得,虽然我自己也没学好,但是我觉得她都是偏激,弄得很多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觉得太可惜了。今天正好师父有空,我们就来了。 师父:一切都是因缘。刚好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需要调治,有点空。虽然身体不应该去执着它,但是我们还是要借假修真哪,在没有成就以前,这个色壳子还是要的。 居士:师父,打扰您一下午了。我看一下这几天没事的话,我再过来拜访。 师父:回去慢慢学就行了,见不见我都无所谓,有方向就好了。 2013癸巳年冬 恩师雪相法师随缘开示 妙稀有讲堂弘法小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