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 Agent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12.2 代理模式的定义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Provide a surrogate or placeholder for another object to control access to it.(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的通用类图如图12-3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2871a1.jpg) 图12-3 代理模式的通用类图 代理模式也叫做委托模式,它是一项基本设计技巧。许多其他的模式,如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访问者模式本质上是在更特殊的场合采用了委托模式,而且在日常的应用中,代理模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访问控制。在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中也经常见到它的身影,如Struts2的Form元素映射就采用了代理模式(准确地说是动态代理模式)。我们先看一下类图中的三个角色的定义: ● Subject抽象主题角色 抽象主题类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接口,是一个最普通的业务类型定义,无特殊要求。 ● RealSubject具体主题角色 也叫做被委托角色、被代理角色。它才是冤大头,是业务逻辑的具体执行者。 ● Proxy代理主题角色 也叫做委托类、代理类。它负责对真实角色的应用,把所有抽象主题类定义的方法限制委托给真实主题角色实现,并且在真实主题角色处理完毕前后做预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我们首先来看Subject抽象主题类的通用源码,如代码清单12-6所示。 代码清单12-6 抽象主题类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定义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request(); } 在接口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方法request来作为方法的代表,RealSubject对它进行实现,如代码清单12-7所示。 代码清单12-7 真实主题类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实现方法      public void request() {              //业务逻辑处理      } } RealSubject是一个正常的业务实现类,代理模式的核心就在代理类上,如代码清单12-8所示。 代码清单12-8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要代理哪个实现类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 null;          //默认被代理者      public Proxy(){              this.subject = new Proxy();      }      //通过构造函数传递代理者      public Proxy(Object...objects ){      }      //实现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public void request() {              this.before();              this.subject.request();              this.after();      }      //预处理      private void before(){              //do something      }      //善后处理      private void after(){              //do something      } } 看到这里,大家别惊讶,为什么会出现before和after方法,继续看下去,这是一个“引子”,能够引出一个崭新的编程模式。 一个代理类可以代理多个被委托者或被代理者,因此一个代理类具体代理哪个真实主题角色,是由场景类决定的。当然,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个主题类和一个代理类,这是最简洁的代理模式。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口只需要一个代理类就可以了,具体代理哪个实现类由高层模块来决定,也就是在代理类的构造函数中传递被代理者,例如我们可以在代理类Proxy中增加如代码清单12-9所示的构造函数。 代码清单12-9 代理的构造函数 public Proxy(Subject _subject){      this.subject = _subject; } 你要代理谁就产生该代理的实例,然后把被代理者传递进来,该模式在实际的项目应用中比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