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国际互联网加速 OSASE为企业客户提供高速稳定SD-WAN国际加速解决方案。 广告
[TOC] # 概述 ## 数据 总面积:7.5平方米公里 核心区:2.3平方公里 区位:北起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南临珠江,东至天河区界,西至华南快速干线 ## 定位 突出国际金融功能、突出低碳智慧幸福、突出综合配套服务、突出岭南文化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金融总部聚集区,成为广东金融强省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形象代表。 ## 溯源 2011年11月4日,广州市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将员村片区打造成为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服务泛珠三角、面向东南亚,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金融交易活跃、金融服务完善、全国一流的金融总部聚集区,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和广东金融强省的重要载体。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 起步区 西起科韵路、东至车陂路、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岸线, 定位为国内领先的金融集聚区、岭南特色的中央活力区、新型城市化最佳实践区和国际一流的生态理想城。 起步区面积1.3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35.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44.7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191.2万平方米,毛容积率为3.8(含地下计容面积)。 起步区规划以“方城曲苑,古今交融”为城市设计理念,具有岭南文化、低碳绿色、便捷交通、智能智慧四大特点,采用“方城、曲苑、翠岛、玉带”的格局,规划为金融总部、总部办公、商业综合、滨水休闲和生活居住五大功能分区。 # 起步区规划特色 五大规划特色 ## 特色一:金融主导,完善配套 以一行三局为主导,引进国际性金融企业总部,布置广州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等8大交易平台,配套包括会计、法律、信息、咨询、策划、教育、综合资讯等金融中间服务功能,打造面向专业的后台运营和面向公众的前台运营体系。 规划布置金融博物馆、金融高峰论坛、现代艺术博物馆、金融家俱乐部等公共建筑,沿岭南水街和滨水空间布置大型购物中心、品牌精品购物广场、咖啡店、便利店、小型餐饮零售及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满足多层次人群需求。 ## 特色二:中国文化,岭南特色 借鉴中国唐长安城、大明宫、明清北京城,广州南越王宫、曲流石渠、岭南园林等中国传统营城造园手法与风水理论,集中华智慧,以国际视野,融合绿色市政、绿色建筑、智慧交通、低碳环保等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方城曲苑、古今交融”的设计理念并贯穿方案全过程。 东西向景观水系联通现有的南北向河涌,传承岭南传统意向的金融水街重现古时河涌水系图景,方城西北部打开融入岭南曲苑,中部水面扩大,蓄水聚财,与中国传统宫城曲水流觞取得意向关联;建筑首层连续的骑楼界面、架空层步行空间、开放的公共屋顶平台、岭南庭院景观与室内环境相互交融、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交往空间;滨水建筑开敞通透,敞梯与二层观景台营造出浓郁的岭南生活风情。  保护各类工业遗产,在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提升,建设九号码头文化公园、热电现代艺术公园、昊天工业纪念馆;收集各类旧厂房构件、构筑物、陈旧工业器件,加以艺术改造分散布置于金融城内部,形成各类景观雕塑节点,提升金融城的文化品位。 ## 特色三:以人为本,幸福生活 集约高效的三维混合功能布局,完善的金融共享服务体系,一体化的换乘枢纽网络,以人为本的步行空间,现代岭南风格的高层建筑和各种掩映在大榕树荔枝树中的花廊水街,体现了高效的商务办公环境和宜人的慢行生活氛围,给人以强烈的幸福归属感,为金融城注入一种全天候的活力。 ## 特色四:低碳绿色,智慧交通 通过城市设计低碳控制指引、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设计指引三大方面明确了减碳30%的远景目标。从土地利用、绿色交通、资源利用、物理环境、绿色建筑五大方面营造出活力、高效、宜居、低碳的绿色城区,实现了金融城低碳绿色看得见、能落地、可量化的目标。 运用雨水收集与调蓄、污水及中水利用、低影响(LID)开发技术、生态树技术、公共直饮水、新能源利用技术、分布式能源站、集中式供冷供热、智能电网、垃圾分类与收运、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等十二项绿色市政技术,实现水循环回用率达到100%,能源利用率可达90%,年减排约12万吨二氧化碳。结合市政公园,集中展示绿色市政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 打造立体分流、低碳环保的智慧交通体系,以枢纽为核心,轨道交通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作为补充;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比例占80%以上,实现公交站点200m全覆盖,自行车1公里换乘,步行10分钟到达枢纽,城际轨道10分钟到达广州南站,20分钟到达白云机场,1小时内到达珠江三角各主要城市。 ## 特色五: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提出了“综合开发、充分利用、人性体验、统筹实施”的地下空间规划思路,打造多元复合功能的地下综合体,形成商业、文化、娱乐、展示于一体的地下商务交流空间。运用绿化大厅、下沉广场,采光天顶、玻璃拱廊等手法,通过光导管为地下空间引入阳光,通过混合通风系统引入自然风,改善地下空间环境质量,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规划180万平方米地下开发量,商业39.7万平方米。地下5层,其中地下一层商业和市政管线直埋层,地下二道路和停车,地下三层新型公交、停车和市政管廊,地下四层、五层轨道交通。 # 微信文章 ##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https://mp.weixin.qq.com/s/SmcaGG9DAvq4aZZ7BJ6PQQ ## 【PD】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探析 —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为例 https://mp.weixin.qq.com/s/kR5sUfX9-gDyj8KlbIJCmA ## 地域化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以广州国际金融城方案为例 https://mp.weixin.qq.com/s/FXvOopRj3FWpCvA86tSdxA ## 【方城曲苑,古今包容】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的发展历程 https://mp.weixin.qq.com/s/hAd15VzxQqSdeP4kyU4NVw ## 【城建】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官方规划出炉(高清效果图) https://mp.weixin.qq.com/s/ZUSGEJdrYCmYD447XBvJMw ##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进度更新! https://mp.weixin.qq.com/s/MLJX6rqfZZPd9yjaNj0F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