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 Agent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前段时间寝室的伙伴们小聚了一下,吃的粤菜,感觉不错,一个NB的小伙伴在创新工场搞起了传说中的量化投资,要通过机器学习的高大上的技术做出股票涨跌的预测,选出几个股票上涨几率比较大的股票。另一个小伙伴也不知不觉地开启了炒股之路,听说还赚了钱,收益率不错。对于这等好事,我当然也是不会放过的,先向聪哥学习炒股的方法。聪哥也是互联网界的,但是很有想法,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对股票的深刻研究,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聪哥在股票研究方向已经很久了,具体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虽然是散户,但是有着庄家的思维,挺厉害的。他说要把炒股当成一个游戏,这样才不会为一时的得失或喜或悲,既然是游戏,就必须知道游戏的规则,要知道自己手里的牌怎么样,也要知道对手的牌怎么样,要把股票或者资金当成水流,去感受资金的流向和力量,要花时间去研究股票。当然聪哥的建议还是不让我炒股的,让我好好工作,对于这样的苦口良言,我一般是听不进去的,这么好玩的事情,我也要玩一把,于是在A股开了户,在美股也开了户,各投了一笔钱,感觉自己的所谓价值投资理念会很有效,幻想着收益率翻番,我还设计了一系列指标来选股,比如说利润率必须达到30%,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营收增长和利润增长达到20%等等,感觉这一切就万事俱备了,不怎么相信小伙伴说的『股市专治各种不服』,我要自己试一把,把同花顺上各个行业里的股票捋了一遍,选出想买的股票。经过一天的等待后,买了自己早早选好的股票,A股和美股都有,美股太贵了,买不起,还是A股好玩一点,然后在那里盯着,看着数字的跳动,生怕错过什么,后来才知道T+1,真是无知。 晚上A股经过一天的交易,显示赚了100多块钱,才开始感觉挺高兴,后来想想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股,可能明天就亏了,时间都放在这上面了,感觉太不值了,就那一丁点钱,即使一年下来收益率能够达到20%,也没多少,感受一下就好了,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抛了股票,美股到一周后才抛,这应该是超短线投资了,当然还是要学会投资,不仅仅是股票。最近终于把电脑换成了MAC,一开始是很不习惯,感觉是整个思维模式的转变,计算机系统以另外一个形式呈现在眼前,后来还是慢慢调成了类似windows的配置。很多文件从网盘下载下来,发现原来自己仔细整理的资料,在系统中变得如此凌乱。 从选股票到整理资料,再到写博客,之前的思维方式或者做事的方式已经有点不适应现在的工作生活了。想起大三参加电子竞赛的时候,软件与硬件最强的组合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做出来,当时气愤抱怨也很疑惑为什么,到后来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太追求大和全,太钻牛角尖了,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够。电脑里面的资料很多,也很全,整理的也很条理,然而没有几个真正去看,去研究的,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想起去年,mentor给我三篇关于拍卖的论文,看了好几遍,感觉自己理解了,但是真正去讲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想不起来,也不能回答mentor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研究生期间看过的论文不少,但是真正下功夫去理解,去做的很少,往往都是左看看,右看看,整理整理资料,感觉自己知道的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水过地皮干,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记得曾经中科院程老师来做讲座,讲多智能体控制,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他的知识体系建立得如此完备,更难能可贵的是将知识体系迁移到一个新方向。很多人都在争论应届毕业生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选哪个都没有对错,但是我感觉选大公司会相对好一点。 广告产业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大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可能会更广一些,更深一些,知识体系更加全面一些,可能会避免掉进别人踩过的坑。 其实我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在百度学习什么呢?我感觉要向大牛学习,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吧。从今天开始抽时间边学习边写博客,暂时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在一个到两个topic上深入学习研究。计算广告涉及的内容太多了,触发、模型、机制、运营、架构、产品、设计等等,还有其背后的各种关键技术。贪多嚼不烂,一步一步来攻克,不断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