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三支柱》(2)人均效能:三支柱最终的价值来源
[](https://www.zhihu.com/people/fishleong666)
[咖啡加糖吗](https://www.zhihu.com/people/fishleong666)
走上万物天道,成为引领世界者的修练之道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HR三支柱赋予人力资源的另一种意义,让HR不再于只是思考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于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以也就是「创造」多少价值,更具来讲是提升多少的「人效」。
不论是创业公司,或是大型组织,评价竞争力的方式不只是看规模、数量、大小等外部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均效能」,也就是一个人能够创造多少的产能或是利润。这个概念如同「坪效」,每坪面积上,能够创造多少的销售额。
人力资源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提出,HR三支柱的概念后,更进一步解释,人力资源的效能,还可以通过这三个方向来强化。
当三支柱的模型被国际企业接受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三支柱模型不仅从原本人力资源的专业职能来看,更是在这些职能上面,以「方向」为导向,在通过这些职能为工具,以此来再造人力资源的效能,为组织开创更高的人均效率。
## 01新时代下,人资模型的再升级
一般在谈论到人力资源的职能时,会从选、育、用、留等职能来管理,但这些职能的思考方式,主要是在单一视角的能力发展。换言之,在解决问题时,就会直接以这个视角来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与挑战,往往需要从技术创新、资本融资、企业整并等方向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这之间的视野落差,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HR的角色定位。
我们可以从「多元视角」来理解,要解决目前企业的问题与挑战,不只需要现有的专业职能,还要结合战略视野与格局,还有了解一线业务的需求,以及后台资料的即时服务,这时才能真正站上策略伙伴的位置。三支柱的模型理论,就提供三种方向,并且是整并人力资源的专业职能。
首先,我们先来掌握HR三支柱的模型,主要是从哪三个层面来思考:
**COE人力资源专家:为组织打破内外壁垒,紧贴业务,如同为特种部队提供支持,帮助业务成功。**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连结业务,以业务为中心,分析业务需求与满足业务需求。**
**HRSSC人力资源共用服务中心:通过HR共享服务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

最具体化的形象就是HRBP如同特种兵,主要侦查敌人,即时了解现状。通过与业务的接触,第一时间掌握需求后,就会呼叫总部来给予火力支援。
COE就是总部的代表,也就是炮兵的角色,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引导的作战方向。
当炮火炮击完后,接着就轮到步兵部队上场,清扫战场,让前面在冲锋的特种部队,有良好的后勤系统。
## 02三支柱与人力资源职能间的关系
即便理解这三个模型的方向后,怎么连结到人力资源的专业职能。首先要先厘清,这三个方向中,都需要选、育、用、留这些专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系统中,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通过这三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结构里不只有平时在做的工作,更是系统整合下的再分工,以及从原本在做人力资源的价值链条中,转向业务单位,还有向上战略单位来全面整合,让组织效率能够更有效的被发展出来。
但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把人力资源部分成这三个单位,是否会加深组织间沟通的阻碍或是执行成本。
这就要回头来思考,HR在企业的价值链中,是什么样的角色。最一开始提到,HR是为了创造价值,价值感的创造来自「消化内部问题」。所以仅凭原有一套选、育、用、留,是很难创造上下间的连接。
所以这三支柱的分类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就像HRPB是基于业务、COE来自战略,SSC则是从平台与服务。这些系统最终的本质,都是在追求的「创造价值」为一致的目标,让组织效能活得提升。
## 03三支柱的价值来源:效能
最后从三支柱的方向来思考,会有哪些具体变化。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都会冲击到我们原有的计画,如何做好准备适应不确定性,组织层面的解决方案就是「拆分」。
让组织细分化的趋势,就是通过分工来赋予个体自主权,也就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来面对不确定性的破坏。
要理解这个趋势,最主要体现在作战方式的转变,现代的作战方式,已经不是数量上、规模上的竞争,而是效能上的比拼。
从二战军队以军团与军团之间的对抗,到中东战争时,以特种部队这种小单位的形态来对抗,这之间最大的转变就是通讯与火力系统的结合,不再需要把所有资源一次投入,而是针对第一线部队遇到的情况,反馈到总部,再以火力支援。
同样在企业逐渐庞大后,必然伴随着官僚体系的出现,导致组织效能逐渐降低,只有通过拆分,重组,让组织在变成一个又一个小企业,这些创造力才会再进一步地被释放出来。
就像韩都衣舍小组制度,以三人为一个产品小组,一位负责行销制作、一位服装设计师,以及一位货品的运营管理。
以三人为小组的单位,让小组负责经营责任与给予相对应的权利,让个些产品小组如同一家创业公司。这种方式不只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是以绩效来直接检视。

三支柱的发展也就是依据这逻辑所发展出来,让各单位拥有明确的定位,以及创造价值的对象,知道以自身专业职能,能够为组织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分工带来效能,从亚当斯密提出《国富论》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专业分工的情况下,更能让人类的生产效率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讯与资源的传递又让这种分工,更能够以小团体就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这就能看出未来人力资源朝向三支柱的发展,将以「创新为驱动」,不再只是解决日常性、专案性等确定性的事务,更要去了解战略性、规划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特性,就是在面对不确定性。
团队拆分则效益就是让我们从原有的做事的价值链中,更深耕人力资源系统的专业性,也就是在COE、HRBP、SSC上更专注思考,如何创造HR的价值。
- 0.前言
- 01.文档前言
- 02.致新员工书
- 1.认知体系构建
- 01.互联网背景了解
- 01.社交的逻辑
- 02.移动互联网10年
- 03.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曾鸣
- 04.必读报告
- 05.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盘点
- 06.互联网商业发展简史
- 07.互联网信息分发简明史
- 08. 互联网背景音频(大佬)
- 02.典型公司了解:腾讯、头条、阿里等
- 01.互联网公司职级体系
- 02.今日头条:业务、组织
- 04. 阿里、小米、京东、美团:组织、战略
- 05.阿里巴巴2020年Q3财报
- 06.Shopee财报分析
- 07.阿里巴巴商业版图
- 03.VC投资相关
- 01.VC 投资逻辑:风险投资VC基础知识
- 02.风险投资的逻辑体系
- 03.“天使投资、VC、PE”与“A轮、B轮、C轮融资”的关系
- 04.HR相关
- 01.HR+三支柱
- 02.人力资源六大模型
- 05.其他
- 01.阿里、小米、京东、美团战略变迁
- 02.互联网简史-格隆汇
- 03.互联网职能浅析:研发、产品、运营等
- 04.一篇文章搞懂互联网技术、产品、运营人
- 05.什么是top biller?
- 2.职能知识
- 00.视频材料(必修课)
- 01.网站运行原理:新人必读
- 02. 前端知识:前端必读
- 03.电商后台架构:后台必读
- 04. 硅谷大数据应用:数据方向必读
- 05.网易云音乐推荐算法:数据组必读
- 05.大数据平台:数据方向必读
- 06. 3D成像相关
- 07.一文读懂支付
- 08.数据中台
- 09.大厂“中台战略”剖析
- 10.白话中台战略
- 3.行业研究/公司分析
- 01.字节跳动:必读
- 4.猎头相关
- 01.猎头的三种模式
- 02. 18 must-have recruitment skills
- 03.Linkedin 使用
- 04.Linkedin 7 Tips
- 05. Sourcing on Github
- 06. Sourcing on Github 2
- 07. 脉脉使用
- 08. Secrets of the Executive Search Experts
- PART 1. Research Methodology
- PART 2. Interview with the Experts
- 5. 业务提升
- 00.培训综述
- 01. CC框架/技巧
- 02.中小型公司介绍框架
- 03.工作流指南
- 04. 入门视频课程
- 6.行业相关知识点
- 01.区块链-阮一峰
- 7.OKR 2020
- 8.授人渔
- 00.职能知识视频材料
- 01.行业分析报告获取
- 02.阅读书单
- 9.招聘计划
- 10.Keven的内部Blog
- 01.写在开工第一周
- 3,职位说明书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