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 两次拷贝:
通常的做法是消息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存放在内存缓存区中,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态。然后内核程序在内核空间分配内存,开辟一块内核缓存区,调用 copy*from*user() 函数将数据从用户空间的内存缓存区拷贝到内核空间的内核缓存区中。同样的,接收方进程在接收数据时在自己的用户空间开辟一块内存缓存区,然后内核程序调用 copy*to*user() 函数将数据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进程的内存缓存区。这样数据发送方进程和数据接收方进程就完成了一次数据传输,我们称完成了一次进程间通信。如下图

## 一次拷贝
一次完整的 Binder IPC 通信过程通常是这样:
1. 首先 Binder 驱动在内核空间创建一个数据接收缓存区;
2. 接着在内核空间开辟一块内核缓存区,建立**内核缓存区**和**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用户空间地址**的映射关系;
3. 发送方进程通过系统调用 copy*from*user() 将数据 copy 到内核中的**内核缓存区**,由于内核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存在内存映射,因此也就相当于把数据发送到了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这样便完成了一次进程间的通信。

[参考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19585)
- Java 面试题
-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的区别?
- Java 中的四种引用
- 接口和抽象类的本质区别
- 集合框架
- 集合概述
- ArrayList 源码分析
- LinkedList 源码分析
- HashMap 源码分析
- LinkedHashMap 源码分析
- Android提供的 LruCache 的分析
- LinkedList 和 ArrayList 的区别
- 多线程
- 实现多线程的几种方式
- 线程的几种状态
- Thread 的 start() 和 run() 的区别
- sleep() 、yield() 和 wait() 的区别 ?
- notify() 和 notifyAll() 的区别?
- 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有哪几种?
- Synchronized 关键字
- volatile 和 synchronized 的区别?
- 如何正确的终止一个线程?
- ThreadLocal 原理分析
- 线程池
- 多线程的三个特征
- 五种线程池,四种拒绝策略,三种阻塞队列
- 给定三个线程如何顺序执行完以后在主线程拿到执行结果
- Java 内存模型
- 判定可回收对象算法
- equals 与 == 操作符
- 类加载机制
- 类加载简单例子
- 算法
- 时间、空间复杂度
- 冒泡排序
- 快速排序
- 链表反转
- IO
- 泛型
- Kolin 面试题
- Android 面试题
- Handler 线程间通信
- Message、MessageQueue、Looper、Handler 的对象关系
- Handler 使用
- Handler 源码分析
- HandlerThread
- AsyncTask
- IntentService
- 三方框架
- Rxjava
- rxjava 操作符有哪些
- 如何解决 RxJava 内存泄漏
- Rxjava 线程切换原理
- map和 flatmap 的区别
- Databinding引起的 java方法大于 65535 的问题
- Glide
- Glide 的缓存原理
- Glide 是如何和生命周期绑定的?不同的Context 有什么区别?
- Glide 、Picasso 、的区别,优劣势,如何选择?
- Jetpack
- 源码分析
- EventBus
- EventBus 源码分析
- RxBus 替代 EventBus
- OkHttp
- OkHttp 源码分析
- OkHttp 缓存分析
- RxPermission
- RxPermission 源码分析
- Retrofit
- create
- Retrofit 源码分析
- 优化
- 启动优化
- 布局优化
- 绘制优化
- 内存优化
- 屏幕适配
- 组件
- Activity
- Frgment
- Service
- ContentProvider
- BroadcastReceiver
- 进程间通信
- Binder机制和AIDL
- AILD 中的接口和普通的接口有什么区别
- in、out、inout 的区别
- Binder 为什么只需要拷贝一次
- 在android中,请简述jni的调用过程
- 生命周期
- Activity 生命周期
- Fragment 生命周期
- Service 生命周期
- onSaveInstanceState() 与 onRestoreIntanceState()
- 前沿技术
- 组件化
- 模块化
- 插件化
- 热更新
- UI - View
- Android 动画
- 事件分发机制
- WebView
- 系统相关
- 谈谈对 Context 的理解
- Android 版本
- App应用启动流程
- App 的打包
- App 的加固
- App 的安装
- Activity 启动流程
- ClassLoader
- Lru 算法加载 Bitmap 三级缓存原理
- Parcelable 和 Serializable 的区别
- Activity的启动流程
- 相关概念
- 网络相关
- Http
- Https
- Http 和 Https 的区别
- 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OkHttp使用Https访问服务器时信任所有证书
- 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 构建者模式
- 工厂模式
- 外观模式
- 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