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知识库和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我的公众号](https://markdown-1258186581.cos.ap-shanghai.myqcloud.com/20190606104746.png) ## 两次拷贝: 通常的做法是消息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存放在内存缓存区中,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态。然后内核程序在内核空间分配内存,开辟一块内核缓存区,调用 copy*from*user() 函数将数据从用户空间的内存缓存区拷贝到内核空间的内核缓存区中。同样的,接收方进程在接收数据时在自己的用户空间开辟一块内存缓存区,然后内核程序调用 copy*to*user() 函数将数据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进程的内存缓存区。这样数据发送方进程和数据接收方进程就完成了一次数据传输,我们称完成了一次进程间通信。如下图 ![](https://markdown-1258186581.cos.ap-shanghai.myqcloud.com/20190618235640.png) ## 一次拷贝 一次完整的 Binder IPC 通信过程通常是这样: 1. 首先 Binder 驱动在内核空间创建一个数据接收缓存区; 2. 接着在内核空间开辟一块内核缓存区,建立**内核缓存区**和**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用户空间地址**的映射关系; 3. 发送方进程通过系统调用 copy*from*user() 将数据 copy 到内核中的**内核缓存区**,由于内核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存在内存映射,因此也就相当于把数据发送到了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这样便完成了一次进程间的通信。 ![](https://markdown-1258186581.cos.ap-shanghai.myqcloud.com/20190618235518.png) [参考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1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