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让你学习和工作更高效,注册即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青年社群自组织的线上抗疫参与与分布式协作网络 大家好,我是大鱼营造的何嘉。我今天分享的题目临时做了一点点调整,因为之前我们的伙伴说这边起的题目看起来太高冷了,是不是因为参加信息技术论坛分享的原因。我今天带来的话题可能是全场里面技术含量最低的,我把它起名为《人人参与共创的社区防疫互助网络》,认为名叫《CAN计划》。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我们团队叫做大鱼,它是来自很多各领域的斜杠青年组成的社区发展组织,我们习惯的工作领域和场景就是身边的社区,我们希望能够用跨界、创新的思维能给日常的社区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活力,我们倡导的是人人可以参与共建的美好社区。 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社区场景,另外一部分是网络。社区和网络这两个场景以前很少被放在一起来讨论,我想用不是特别严谨但是很直观、感性的几个关键词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场景,社区往往是一个很有边界感的,我们知道是多大范围,我们生活圈有多大,网络是没有边界的,社区往往是基于一种地缘,因为我们有边界感,生活在这儿的人我们希望能形成更好的邻里关系,恢复以前熟人的守望相助。在网络的场域里面,人与人之间是根据趣缘形成组织。社区里面通过边界和地缘不断强化关系,形成一定的黏性,而网络可能完全相反,它并不希望同质性,它希望产生的是差异性。网络最大的作用是能够跨界,产生新的连接。社区需要网络,网络也需要社区感的黏性,这两个场景其实在我们的疫情下,变得特别有交集,我姑且把兼具特点划了一个虚线的圆圈,也就是社群,我经常被它展现的魅力触动到。在我所生活的新华路街道经过了几年的社区营造的工作,形成了一个线下的邻里社群,这个社群有一个大的微信群,不仅线下认识,还有线上的群,覆盖整个街区。疫情期间整个街区的裁缝就会自己缝制口罩给微信群的群友,咖啡馆的老板会把自己存积的口罩放在酒柜里面,邻居遇到困难可以在线上发起口罩的团购。这个社群也在反哺和帮助社区里的小商业自救。咖啡馆制定了非常高的卫生标准给社群订餐,依托社区也展开了自救。疫情期间,他们形成互助关系的人又把线上建立的关系在疫情后又带到了线下。线上线下是一个不断交互的关系,我们发现这个其实展现出了疫情期间的韧性,我们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一体两面,自上而下的抗疫行动,它是在治病救人。前面讲到生活场景,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网络关系,不仅线上线下都需要,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我们看到大多数的社区里面,呈现出非常极致的孤岛状态,这种连接是没有的,我们的网络并不给我们的身边带来连接,这种加剧的孤岛状态一方面是物理的隔离,另一方面是流动性的丧失,很多群体需求都要被看到,不管是不是得了疾病。 从民间的社会组织,它的行动展现失能的状态,经验丧失了,没有办法到社区一线,着力点也就丧失了,缺少了一种行动的路径和方案,它可能非常想要点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个体游离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各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思考以人为目的的课题,怎么样让积极行动的孤岛建立联系,怎么样让联系起来的客群联系起来,更好协作,并且有所产出和有所行动,这是我们觉得疫情下民间参与公益行动的组织化的原命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起了CAN计划行动,社区防疫互助网络,意向是孤岛重新相连,有几个关键的点,一个是基于社区的真实需求,另外是把线下的社区问题,其实在疫情期间变成了覆盖全国的有很多的共性问题,我们把它拿到线上解决,然后邀请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形成分布式、自组织的协助网络,没有利用太高级的工具,就是利用微信群设文档,还有可能在一些组织化、项目管理化的小工具、小程序,我们的目标是共创一些线上的产品和行动,把它都数字化,都工具包化,希望能够支持到更多的线下的社区,所以它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分布式支持线下更多行动路径。 我们一开始也非常困惑,我们只是有巨大的自驱力想行动,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干什么,一下子在一周之内就有200多名志愿者,后来300多名志愿者加入尽量,这么多人怎么行动呢?我们用了一种设计思维引导我们,这是产品化的思维,我们不知道能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有一个路径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都按照这个路径行动,来自真实的需求和连接社会资源,组圈,在线上陌生人组队共创,我们研发做一些最小产品MVP的行动提案,我们一方面社区伙伴践行,另一方面形成工具包,我们不断向公众传播信息、分享经验。这是一个行动路径的设计。这样动员人的组织需要分布式圈层,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说了算,我们希望每个人根据自己真正想要参与的自驱使命以及他所最擅长的能力,认领圈层的角色。 我们用到了一个小APP,每个人认领角色,这个圈实时数据化动态呈现,左上角小的圈是一开始组的圈,但是在2个月以后,这个圈就涌现出更多的小的角色,更多的人加入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之后,这个圈就不断像细胞一样裂变,有点像用病毒传播的同构关系解决病毒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个圈一开始设计了五个根本的圈,是根据路径来的,连接圈寻找资源,研发圈做访谈和调研,践行圈把这件事回到线下社区实践的工作者,产品圈是一些设计师、产品经理,分布式支持一些涌现出来的项目,把他们变成产品包,内容圈就是整个过程中的传播。在研发圈的带动下,一开始我们看到了十大社区孤岛的场景,这可能都是需要被民间以生活的网络支持到的人,其中包括双职工的家庭、小商户、社区里面的老人、合租的状态、复工工作状态、必须外出的紧急状态、社区工作者、小区门禁场景、返沪人员、突发情况,这些都是大家在迫切感觉到自己在孤岛状态下的场景。我们先是组织了大量的同频的活动讨论,慢慢形成社区的习惯,一开始每天一日一议的会议,根据大家涌现的议题,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形成习惯研发圈的研讨会小茶馆,通过社群运营的情况,把300人的群不断保持使命和话题的同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构建了线上的社群,支持各种话题的涌现,刚才的十大场景下涌现了二十几个课题,每个共创者可以在线上分布式发起、组圈,涌现了更多行动小组。这些小行动小组做了什么呢?比如一开始的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长假结束大家要回到各自城市当中,小伙伴通过设计、通过体验设计,制作了15个小程序,叫做返程锦囊,告诉大家在返程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让大家事先准备。这个工具包很快扩展到了很多大城市,扩展到菜场的场景、复工的场景,可以线上手机应用,支持物业在线下用到社区的宣传。 除了宣传防疫信息之外,我们想到孤岛状态下的人,怎么样从身边开始,和社区重建网络的关系呢?因为现在很多社区建立了微信群,但是人和社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握手,所以与社区握手的小事就是大家通过线上的讨论想有哪些办法从零开始,认识我的社区,和我的邻居建立互助的关系,这里的亲子家庭做什么,年纪大的人可以做什么,社区小白可以做什么,社区达人可以做什么。这种分布式的小事包也做成了线上的工具或者可以做成实体的工具,可以支持很多社区重构疫情后期社区邻里的关系修复。我们也利用了微信群、信息化工具建立线上打卡的路径,比如微信群上面的人都可以发这样的微信,同时有的人产生新的行动,比如我看到了社区里面的快递问题,我想到我还可以亲自这样做,小事包开始有了新的裂变,比如社区物业不是很好的小区,看到小区门口有快递堆积的情况,他就用马克笔、用一些纸写门牌的标识,和保安一起梳理快递,发现这个小小的行动只需要1个小时,设计师把这个案例拿到小事包研究组里面,大家说可以花10块买胶带,或者不花钱用回收的矿泉水瓶,帮助这个社区做临时的快递,按照楼洞分类的动作,设计师把需要打印的做成物料包,做成开源的给大家分享,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支持社区个体开始行动。 除了刚才的线下行动,也支持小的个体团队,他们把行动从线下到线上,比如有些艺术团队,他们发现在疫情期间,艺术变得很无用,这是一个实验剧团,我们就在设想,有那么多孤岛的个体需要被表达、需要被看到,他可不可能成为戏剧的参与者或者表演者。他们就研发了十四天云剧场,十四天是病毒隔离的周期,我们就把它变成从招募到线上共创剧本,一起排练,也是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再转播到B站的网上直播,这让内心非常焦虑压力的人产生了艺术化表达的连接,很多人的文艺细胞、创造力被更多人看到。 艺术的表达往后有了新的裂变形式,我们意识到分布式的力量、社群的力量是很大的,在疫情到了4月初的时候,一个伙伴想到一个主意,能不能请24个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一个小时,我们进行24小时诗会,用朗读的形式好好送别死者,好好拥抱春天,所以就用很艺术的形式,把一个本来很难组织的活动,24小时的大诗会变成了非常容易组织的分布式形式,每个小时一个主语人,比如恩派,每个人认领了一个小时,完成了平时来看特别难做的形式。 前面讲来讲去有点像青年人做各种各样分布式民间行动,有300人的共识社群通过20多个行动组,在过去一段时间有几百场线上特别高密度的会议,通过信息化、工具化发起了分布式自组织网络,探索了分布式自组织网络的可能性。其实也是多样的价值,对内是一群人的共学共创,同时也是孵化和赋能很多年轻人参与公益行动里面。对外产出了很多不同课题,非常多的细节课题的多样化的解法,而且有产出了各种产品包,这样又能支持我们非常多的很多NGO,缺少工具包的情况下支持了他们在各个社区的行动,并且非常容易传播。CAN计划也加入了全国抗疫实践的平台,是一个由开放的构想,到组成了分布式社群,再到产品,再到线下组成的行动路径,或者是一种共创的模式。信息化技术到底做到了什么?首先,它突破了原来的线下社区熟人社会的边界,把线下的社区、课题都放在了线上,让更多人共创,另外同频呈现了复杂涌现的关系,比如圈层从一开始不断变化,支持涌现同频的可能。另外让协作变得非常高频,以前一周开一次会议,然后再分步工作,现在每天排满满当当很多同频会,把行动目标逐渐拆解,行动越来越敏捷,越来越快。然后是破圈的传播,一个社区做的事儿只在社区圈里传播,现在利用信息技术非常大地跨界了、破圈了,传播的影响力也变大了。另外就是产品的复制,通过信息化把一些行动的好的经验工具包化,支持更多社区行动。其实互联网技术依然要回来说一个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工具之外还是要回答人的组织化的内核,这个内核我们回归来看其实就是社会与生活的一些内核,我们看到一个是使命与社会责任在疫情下高度的同频,还有我们需要的营造的是真正激励参与平等互信的场域,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我们需要有开放的角色,需要有清晰的责任,需要有敏捷的策略。借助技术来辅助,这里面包括人、社群建立规则和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否则很多工具没有办法真的去产生作用。这里面有专业者和设计思维的支持和赋能,专业者让人应对复杂问题,专业者的角色在其中并不是专业者很厉害,所以这些事儿我自己研发产品,而是他搭建平台赋能支持更多的人,一起涌现各种可能性,支持别人、支持每个人都有机会,让社区议题和每个人都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是个体和群体的共同进化,不断提升,面向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觉得真正的命题不仅人是人力的资源,同时人的发展,人的进化是我们做公益领域,是我们做共创的核心目的,不仅是对线上的社群还是未来的社会协作模式,这都是一个本质的要义。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一场大病,不是更加脆弱了,而是更加健康和有序。呼吁技术方和社会方,从黏性部分,从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建立社会资本的部分,我们科技的工具化的部分能够更好地握手,更加地协作,看到面向未来有大量的可能,希望能够携手一起共创这样的更好生态。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