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元认知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还是有着广泛神经基础的大脑功能之一。 4产生元认知的大脑结构并非仅仅局限于大脑的某一区域(正如许多高级的皮层功能那样,比如记忆)。 相反,这些结构跨越了多个大脑区域,通过一个心理网络中的神经连接形成了一个大的脑区,其中就包含了广为人知的前额叶皮层(PFC),这个脑区是最后才进化出来的部分,主要负责高级思维和推理。 5为了简要解释大脑完成元认知的过程,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个整合了意识和潜意识成分的反馈回路(见图1-4)。 ![00266.jpeg](https://box.kancloud.cn/20ed1d616b35b81b12779b6f7068378c_566x382.jpeg) 图1-4 元认知回路 ◎系统 我将元认知回路的开端定义为“系统”。在系统阶段,许多无意识加工通过神经科学家称为“模块”的结构得以进行。 6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试图有意识地去控制右手和右臂的每一个动作,接下来是左腿,然后再使你的头左右摆动。感谢“上帝”,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动作,我们会有意地去做这些动作,但是我们不必专门去思考如何才能完成它们。 “系统”中的动作功能控制模块自动操作了上述动作,不需要直接借助意识的努力。我们不可能经常有意识地监控和控制那些动作(举例来说,保持重力平衡),更没有必要去控制诸如血压、肺、心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因为这些在“系统”中都是无意识自动发生的,“系统”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加工中心。然而,来自于“系统”中的信息却能够进入意识领域。尽管系统中的一些信息是自动产生的(因此有个术语叫做“自动思维”,它是指突然间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想法),但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一些来源于“系统”的信息可以转移到“意识空间(conscious mind space)”。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进入广阔的模块化系统来进行调整。 ◎心理剧场 为了弄清楚来自于“系统”的信息是如何进入“意识空间”的,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过程形象化地投射在一个屏幕上,我把这个屏幕称作“心理剧场”。在心理剧场中,我们的有意识加工能力(主要体现在前额叶皮层上)能够聚焦于“系统”的特殊状态(例如,像是社会情绪之类的抽象模块,或者血压之类的生理模块)。换句话说,储存在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被提取出来,或者像是“检索”图书一样,为心理剧场做准备。 7 拿你可能做出的特定的社会情绪反应为例,有时你不能理解为什么某人的行为使你觉得厌恶(你仅仅知道他的行为令人厌恶)。但是如果你把系统中的情绪性关联投射到心理剧场的屏幕上,你就能仔细地对你的反应进行分析,也许之后还会对自己的思想产生新的看法。比如,你可能会意识到,你道德愤怒的根源来自于对之前发生的类似行为的模糊记忆。也许那个人使你想起了多年前欺负你的堂哥。这种释然将会回转到系统中,回转到社会情绪管理的模块中。因此,下一次你再遇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就再也不会引起你的道德愤怒了。 8 在一个更基本的层面上,我们能够通过元认知回路影响类似于血压之类的实质动态。一旦我们将血压的系统状态投射到心理剧场上(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类似于血压监控的反馈技术将其引入心理剧场),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有意识的控制手段来影响它,比如说,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其他放松技术,让我们感到身心平和。连选择采用冥想的方法来控制血压都是有意识评估的结果。 无论模块是情绪的还是生理的,有意识的影响只能通过元认知加工,或者是与我们正在评估或是可能改变的事物“有意识分离”才能实现(下面我们将会简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