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Cluster 将所有数据划分为 16384 个slots(槽位),每个节点负责其中一部分槽位。槽位的信息存储于每个节点中。
当 Redis Cluster 的客户端来连接集群时,它也会得到一份集群的槽位配置信息并将其缓存在客户端本地。这样当客户端要查找某个 key 时,可以直接定位到目标节点。同时因为槽位的信息可能会存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不一致的情况(扩容缩容时槽位和节点的对应信息会改变),还需要纠正机制来实现槽位信息的校验调整。
### 槽位定位算法
Cluster 默认会对 key 值使用 crc16 算法进行 hash 得到一个整数值,然后用这个整数值对 16384 进行取模来得到具体槽位。
HASH_SLOT = CRC16(key) mod 16384
### 跳转重定位
当客户端向一个错误的节点发出了指令,该节点会发现指令的 key 所在的槽位并不归自己管理,这时它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特殊的跳转指令携带目标操作的节点地址,告诉客户端去连这个节点去获取数据。客户端收到指令后除了跳转到正确的节点上去操作,还会同步更新纠正本地的槽位映射表缓存,后续所有 key 将使用新的槽位映射表。
### 网络抖动
真实世界的机房网络往往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它们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比如网络抖动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突然之间部分连接变得不可访问,然后很快又恢复正常。
为解决这种问题,Redis Cluster 提供了一种选项cluster-node-timeout,表示当某个节点持续 timeout 的时间失联时,才可以认定该节点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从切换。如果没有这个选项,网络抖动会导致主从频繁切换 (数据的重新复制)。
- CentOS运维手册
- CentOS6.9挂载额外的磁盘
- ACL(access control list)-权限控制
- 普通用户不能绑定80端口
- ssh8.1p1编译步骤
- 制作openssh8_1的rpm包
- 离线yum源维护
- 去除VIM中打开文件里有的^M字符
- Mysql运维手册
- CentOS6.9搭建Mariadb-Galera集群
- mysql编码报错
- haproxy代理mysql galera
- 常用sql
- MySQL通用知识点
- 修复断电损坏的MySQL数据表
- sync_binlog配置的分析
- Xtrabackup备份与恢复
- Innodb线程并发同步机制
- redo log
- 死锁分析
- 慢SQL分析
- nginx运维手册
- nginx日志分割
- proxy_set_header作用
- nginx优化
- url末尾不加/
- 负载均衡
- haproxy和nginx研究
- haproxy配置
- redis运维手册
- redis_5.0.8集群搭建
- Redis集群原理分析
- predixy的安装和配置
- redis优化
- NFS运维手册
- flock操作失败
- mongodb运维手册
- MongoDB开启用户认证
- shell编码规范
- HTTP
- HTTP的传输编码
- 性能分析
- java内存分析
- javaCPU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