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趋势   程序员在做职业规划时,除了要明白自己处于技术的哪个阶段,每个应该做什么之外。也需要了解行业趋势,这样才能帮助我们选准技术方向和公司。下面简单说说四个趋势: 全栈和标准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社群经济。 * 全栈是现在的趋势,标准化是未来的趋势。   以前我们认为的技术大牛是精通Linux系统底层、熟悉MySQL、PHP内核这类人, 他们偏运维。以前我们认为的这些技术大牛,他们现在要面临技术转型。现在云计算越来越成熟,很多运维工作自动化了,现在提倡DevOps:提倡由开发人员兼职运维。运维面临着转型,以后社会对运维职位需求越来越少, 可能只有大公司、云计算公司才会需要专门的运维, 中小型公司很少需要运维了。   那么现在技术大牛应该是怎么样的?我认为现在的技术大牛应该是全栈的,不仅运维需要了解一些,还要精通开发, 熟悉前端、后端、移动端,也要有产品思维。如果一个功能开发人员既写前端又写后端能减少沟通成本,提高代码质量。所以优才学院的全栈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是目前社会需要的。   技术人员每个人有不同的编码风格、喜欢的框架、类库。现在组建一个技术团队,就像是把说四川话、湖南话、广州话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各自说自己的方言,沟通十分的混乱。所以有人说招到一个牛逼的技术能抵一个团队,牛逼的技术也就是全栈工程师, 他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一个人能做所有事情,不需要和人沟通,降低了沟通成本,提供了效率。   但其他行业都是标准化的社会协作分工的。比如, 我们做一个面包,只要去超市买了面粉、酵母粉等材料就能做。 我们并不是从割麦子、磨面粉开始的。我们去超市买的是半成本的原料,回家做成成品。而在程序届没有这种能买到半成品的成熟的超市,很多功能都是我们一行一行代码写出来的。   之所以现在需要全栈工程师,我认为是因为标准化不够。我们本来想着要前后端分离的,MVC的目的就是前后端分离,但发现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每次前后端的沟通都十分混乱, 那干脆就后端干前端的事情, 用MVC框架时,大部分时候模板都还是后端来套的页面。后端要掌握一些前端的东西,会html、css、js才行。   程序届迫切需要想普通话那样的统一标准。程序届需要出现像超市那样的东西,大家购买来半成品就能加工成成品。   虽然全栈是现在的趋势,但标准化协作分工是未来的总趋势。   社会上有个奇怪的现象,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喊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天天喊招不到人。其实并不是技术人员少,而是对技术人员要求太高了, 技术人员需要懂很多东西才能把活干好。没有那种应届毕业生就能干好的活的。   程序届不像生产汽车那样,生产汽车的流行线因为已经标准化比较成熟后, 对于生产汽车的工人来说,他们不用了解整个汽车怎么生成的,不用知道汽车的运行原理,只有能用机器把自己负责生成的哪个零件压出来就行。   程序届只有像汽车行业那样标准化后,才能让应届毕业生能上手干活。   解决社会上缺技术人才的问题,除了多培训出靠谱的技术人员,还有标准化这条路。 * 产业互联网的时代   中国互联网基本是每6年一个时代(如图2-3)。 ![](https://box.kancloud.cn/2016-02-02_56b026381504e.png) 图2-3 互联网每6年一个时代 * 1999年-2005年是“信息互联”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QQ、百度等 。 * 2006年-2012年是“商品互联”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电商,如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当当,唯品会等。 * 2013年-2019年,我们当前正处于的6年应该是“产业互联”的时代,传统产业都要互联网+ , 互联网像电灯一样,家家户户迟早都要接入。   在“信息互联”时代,一些企业认为接入互联网就是做个企业展示官网, 那个时候全是做企业网站的。 在“商品互联”时代,一些企业认为接入互联网就是要做电商,那个时候很多企业用ecshop做电商。而在“产业互联”的时代,企业要明白接入互联网要结合自己的业务逻辑。每个企业做的产品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传统企业他们拥有几十年的线下业务,有很多销售人员,很多渠道。所以他们做互联网产品能很快拉来很多用户, 可以马上就是一个大流量、高并发的产品。 这一点和纯互联网产品不一样, 纯互联网产品用户是一点一点地增加的,刚开始流量肯定小。而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产品能很快带来大流量。这是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有挑战的。   在“产业互联”时代,找传统的外包公司开发产品不靠谱,我们开发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网站。真正好的产品是要不断迭代优化完善的。每次要修改功能,外包公司总是要很高的价钱, 或者不愿意修改, 这样是无法持续优化产品的。   传统外包公司开发产品往往表面上看着没有问题,但代码没有可扩展性、不能承受高并发、可能有安全问题。他们为了赶进度,功能往往都是堆出来的,代码写得很烂,即使后面自己组建团队修改外包公司写的代码也十分难修改。   企业要真正的做互联网+,还是得要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但一些企业自己组建技术团队会遇到很多问题。 **1, 招人难,没有技术吸引力**   现在很多技术人员还是趋向于去BAT之类的互联网大公司,不愿意去传统企业,他们觉得传统企业里面没有技术挑战, 去互联网大公司能提升技术。即使你花高价钱挖来技术大牛, 但如果他不能在企业中获得意义感,也待不长久。不是钱多就能留住人,现在的人没有生存压力,更看中意义感。   对于技术人员,我想说的是:“信息互联”和“商品互联”的时代已经过去,BAT之类的互联网大公司是属于这两个时代的。 他们公司结构已经稳定,现在进去其实只能当一颗螺丝钉做个小职员,也很少可以接触我们想要的大数据、高并发,因为这些底层的程序都已经被核心员工干了,我们每天可能只能调API接口。最多我们能多参加一些公司内部的技术分享,然而在分享会上面学到的东西却在工作中没有实践机会。   而在传统企业中,他们做的产品能马上带来大流量,能很快接触到高并发、大数据,具有很大的技术调整。鸟哥已经去做传统产业,林仕鼎已经去做传统产业了,很多技术大牛也都去传统产业了。技术人员去BAT大公司提升空间小,除非上司离职否则很难有升职的机会,而在传统产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一些企业除了招人难的问题,还有会技术管理的问题,虽然传统行业机会多,但技术人员直接去传统行业,可能会和他们沟通出现障碍。       **2, 管理难,没有技术管理经验**   一些企业不理解互联网技术,导致管理有问题,导致有很多磨合。 传统行业做的事情往往是明确的,可量化的,比如流水线工人,他们每天要做多少个件是可以量化的, 加班加人就能提高进度 ; 而互联网技术做的事情是不明确的,不可量化的 , 同一个功能 用心和不用心开发出来结果完全不一样 , 不用心的人可以开发得表面上没有问题,但可能没有做好架构设计,不能支持高并发或者有安全漏洞,管理互联网技术团队其实就是要创造一个环境能让大家用心工作。   一些企业管理技术团队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 想着能加班加人解决问题,以传统的命令方式管理, 很难有一个用心工作的环境。弄不好技术人员就会离职了,企业也很难招到其他技术人员接替工作,产品的开发很可能就此终止。我就听说过技术人员要离职,老板哭着找人帮忙的事。   一些企业对技术还没有判断能力,不知道技术的难易程度,总觉得技术在欺骗他,容易导致和技术人员的沟通障碍。比如,一个销售主管发现客户用IE6访问产品时页面显示错乱,气势汹汹地痛骂了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解释说“我们都在chrome上开发,没有在IE6上测试” , 销售主管大声说“你为什么不在IE6上开发”。这位不懂技术的销售主管,不明白IE6兼容问题的痛,还要开发人员在IE6上开发,简直是让开发人员跳坑。再比如,一家公司开发APP有IM即时聊天功能是用环信实现的,老板不懂技术,知道IM聊天是用环信实现的后问技术“IM聊天这么重要的功能为什么要用第三方东西来实现,不自己开发?”,技术告诉他“IM聊天很复杂,自己搭建服务器,要做稳定起码要半年。” ,老板困惑了:“怎么要这么久?看着也不复杂呀,两周能做好不?”。这类的话能让技术人人员伤透心。不懂技术千万不要指手画脚地告诉技术该怎么开发,你这是指挥技术人员往坑里跳。也不要认为产品开发好后就不该出任何技术问题,有些技术问题的确有难度,出现一些bug也是正常的, 关键是团队能在出现问题后及时调整技术方案解决问题。    **3,一些企业缺乏互联网产品思维**    精益、敏捷的方法论 在美国硅谷已经流行多年, 但在一些企业中很难推行,他们觉得要开发一个自己认为完美的产品给用户,功能不完善的产品不能给用户用, 等真的把这个自己认为完美的产品开发出来给了用户其实往往不是用户想要的。他们总是担心功能不完善时给用户用产品会流失用户。 其实功能不完善时的产品我们不叫正式版就行了,比如可以叫beta版、测试版, 这时候我们不大规模推广,只是每次邀请少量用户来测试产品,收集用户反馈,再根据反馈调整产品。 这些用户都知道产品还是测试版,即使功能不完善他们也会理解, 这些测试用户我们都有联系方式,即使他们真的因为功能不完善流失了, 等我们发正式版时也能再通知他们回来继续使用的。   一些企业即使能试行一段时间的精益的方法,当第一版最小可用产品开发出来试运行后,看见那个“不完美”的产品他们内心其实是很不爽的,会更加坚定他们要做完美产品的想法。往往做产品的第二版就功能十分复杂,谁也阻挡不了他加功能,产品往往复杂到内部员工都看不懂,怎么能让用户看懂?   有一次“精英开发社”在讨论“如何和传统行业打交道”这个话题时,总结出来一些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几个特点:“急”, “抄”,“强”。 急:是指他们总想快速出来产品,快速看见成果,要求加班加人赶进度; 抄:是指他们总是看见什么就抄什么,产品没有核心功能也没有商业模式; 强:是指他们觉得自己资源强,想把所有资源都用上,但没有考虑到有些资源也是他们进入互联网的劣势。   我们要引导他们“慢下来”,不断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利弊,然后利用合适的资源,切入互联网行业。   现在是“产业互联”的时代,我们推荐技术人员去传统行业历练而不是去互联网大公司当一颗螺丝钉。但是技术人员和一些传统企业的老板有天然的隔阂, 会沟通不顺畅。但如果这个公司中已经有技术大牛了,你是和技术大牛沟通不是和老板沟通就会好一些。   我们推荐大家去有技术大牛的传统企业中去,首先,有技术大牛能帮助大家技术提升;其次,有技术挑战能接触高并发、大数据等;最后,传统行业的机会多,职业发展空间大,不是去互联网大公司那样只当颗螺丝钉。 * 人工智能的奇点来临   2015年有媒体报道说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只能达到4岁, 我们感觉离成熟还很远,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符合摩尔定律成倍增长的规律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大概是每10年翻一倍, 按照这样计算,2015年为4岁,2025年为8岁,2035年为16岁,2045年就为32岁。 那么在2045年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就和成年人差不多,并且即将超越人类智能, 那个时候的世界和我们现在世界完全不一样,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都成熟并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 《奇点来临》这本书也预测2045年是人类的奇点。   我国政府也对人工智能发展十分重视, 2014年国务院确定科技发展十大方向,其中四个方向都和人工智能相关。 十大方向是: 1,航空发动机 2,量子计算机 3,深海空间站 4,智能机器人 5,新材料 6,大数据 7,脑科学 8,空间飞行器 9,卫星宽带移动通信 10,网络防御安全工程    其中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机、大数据、脑科学 这四个方向都是能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    2014年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落后于世界,使得中国只能为全世界打工,成为世界工厂。 而在人工智能的这场革命中,中国人不能落后,机器智能水平已经和航天航空一样成为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体现。 人工智能也将推动人类劳作方式的改变,在工业革命之前,有90%的人种地,工业革命之后10%的人种地, 90%的人转向制造和服务, 而在未来工业和服务业将大量机器人代替人类,这时候10%的人种地, 20%的人从事制造和服务,70%的人进入虚拟世界。   很多大公司也在做人工智能的布局,2016年初,谷歌的AlphaGo围棋下赢李世石,谷歌还开源了AlphaGo采用的TensorFlow机器学习算法。 不仅谷歌有机器学习算法, IBM有SystemML机器学习系统, FaceBook有TouchNet深度学习算法,微软的机器学习算法是DKTM。 各家大公司在芯片上也不断探索,现在的机器学习算法一般都是在GPU上运行而不是CPU,因为GPU能执行大规模的并行运算 ,Google生产出的TPU速度比GPU还快20倍,从而加速了TensorFlow算法的运行。 2014年IBM也宣布研制成功类人脑芯片TrueNorth。   人工智能是一个时代趋势,以后纯软件越来越难变现,结合硬件让变现变得容易, 我所办的公司:智众互动,将为大家提供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更快速的到来。 * 社群经济的时代   当前这个时代,除了是产业互联的时代,还是社群经济的时代。   中国经历过 功能消费经济-->品牌消费经济-->社群消费经济 这三个阶段。   功能消费时代是改革开放后,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只要我们做出某个功能的产品就会有用人,因为那个时候同样功能的产品没有太多选择。比如生产出一台电视机就会有人卖,生产出一袋洗衣服就会有人买。这个时代出现的一些企业容易自傲,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他们总会觉得东西做出来就有人用,很少从用户角度去思考互联网产品。   品牌消费时代:同样功能的产品多起来后,人们买的时候会选中哪个产品呢?那时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和报纸,谁打的广告多就会买谁的产品。   社群消费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和人的交流更容易。现在电视、报纸广告影响力越来越弱,人们已经不会因为看见某个喜欢的明星的代言了哪款手机就去买这款手机,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而现在大家买东西更相信圈子内的人推荐。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运动达人,你要买运动装备,你不会相信电视上的广告,而是相信运动达人群里面某个人推荐的运动装备。再比如,现在的信息量爆发,大家可能很少主动去资讯网站阅读文章了,而是优先阅读朋友推荐的文章,如果你在一个高端的技术社群里面,你会优先看群中技术大牛推荐的技术文章。   在社群消费时代, 企业应该去维护好自己的社群, 通过社群收到用户反馈,产品生产好后直接投放的社群。通过社群再向外传播,影响外围的人。 一个社群要维护好需要线上和下线结合, 不是说把一些陌生人拉到一个群里他们就能积极的进行交流了。 需要通过线下活动建立紧密的情感关系才行。   如何才能做出凝聚力高的社群? 我们从群的聚集方式和群的分类这两方面分别来分析一下具有凝聚力的社群的特点。   人的聚集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契约、社会契约和生命契约(如图2-4)。 ![](https://box.kancloud.cn/2016-02-02_56b0263831073.png) 图2-4 人类的聚集方式   如我们的兄弟姐妹是自然契约而聚集,因为我们有相同父母所以而聚集;老乡也是既然聚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同一个地方, 这种聚集原因是因为自然条件。而像同事是因为社会契约而聚集。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后出现了公司、出现了合同。我们和同事的聚集是因为和同一家公司签了合同,是因为这个社会契约而聚集。比如自然契约和社会契约更高尚的是生命契约,每个人都好像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使命,同样使命的人在一起, 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凝聚力高的社群是一种生命契约聚集的方式,让大家在社群中能获得意义感、获得价值感。   根据价值对社群分类又能分为:自然型群->价值型群->创造型群(如图2-5)。 ![](https://box.kancloud.cn/2016-02-02_56b0263848045.png) 图2-5 根据价值对群的分类   自然型社群是因为自然契约而形成的群,如同学群、老乡群。在这类群中获得的价值很少, 时间长了在同学群里大家都很少交流,只是逢年过节摆摆家常。   价值型社群是我们在这类群中能获得价值,比如技术交流群, 我们在群里能做技术交流,能获得技术的提升。 但价值型群的价值往往只产生在群的内部,不能将价值传递到外部。很多人在群里获得价值、学到了自己想要学的知识后可能就不在群里活跃了。很多知识也会沉默在聊天记录中,价值不能沉淀下来。   创造型社群是指群的价值不仅的产生在内部还能向外传递价值。 比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个群只有46个人,但成员都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如马云、王石等,他们在一起讨论的事情,不仅能影响群的内部,还能把价值传递的外部,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 再比如说一些做公益的社群,他们能把价值传递到社会,影响整个社会。   我们就群的数量来看,自然型社群大于价值型社群, 价值型社群的数量又多余创造型社群。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创造型社群出现。   我们认为一个凝聚力强的社群应该是因生命契约而聚集的创造性的社群。   社群经济是必然的趋势,现在的技术人员也要多参与其中,了解社群是怎么回事,能从社群中获得价值,也能为社群贡献价值,还能为社群传递价值。   “精英开发社”是我们运营的一个比较好的社群,宗旨是为了丰富程序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升技术,还能获得成就,张扬自我之个性。 社群会组织的活动不仅只是纯粹的技术分享,而是像爬山、健身、禅修之类能丰富大家精神生活的活动。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仅是技术, 我们讨论的是“程序员如何找对象”,“年底如何给老板谈加薪”,“技术人员如何和传统行业打交道”等,我们会把这些精华的讨论整理成文章,让价值沉淀下来、让社群中产生的价值能传递到外部,影响更多的人。我们鼓励群成员把日常看见好的技术文章分享到群里,这样大家能在群里看到经过大家人工筛选的精华技术贴,我们也每周会把这些精华技术贴总汇为干货周刊,很多群成员反馈只要每周把我们周刊的文章弄懂,很快就能成为技术大牛。 我们还组织大家做开源、做分享,大家不仅能得到锻炼还能提升大家的影响力。   我们社群有8个联合发起人(如图2-6):  ![](https://box.kancloud.cn/29ed7ecd1a6d77971e4927a1c9ec270d_880x693.png)     图2-6 精英开发社联合发起人   我们社群中也有很多大牛, 如《iOS开发进阶》作者唐巧,海尔COO薛伟,去哪儿技术副总裁蔡欢,新浪云计算总监丛磊,Android知名开源大牛马天宇,人称秋百万的廖祜秋,原正和岛CTO王祺,原华为传奇人物徐家骏等等。   程序员一般都比较内向,生活单调, 我们做社群的目的是想能丰富程序员的生活、让大家获得价值和意义。 不管是向外的事业发展还是向内的寻找本体,在我们社群中都能得到充分交流,帮助大家在程序和人生上的提升。 如果大家想加入我们的社群,可以加我的微信,由我审核后拉大家入群。 ![](https://box.kancloud.cn/62e66ed2fac2eea9e1ee72de3592339a_520x517.png) 图2-7 罗飞微信号:luofei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