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这样来的** Python 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 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之所以选中Python作为程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 BBC 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的爱好者。ABC 是由吉多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吉多本人看来,ABC 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但是 ABC 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非开放造成的。吉多决心在Python中避免这一错误,并获取了非常好的效果,完美结合了C和其他一些语言。 就这样,Python 在吉多手中诞生了。实际上,第一个实现是在Mac机上。可以说,Python 是从 ABC 发展起来,主要受到了Modula-3(另一种相当优美且强大的语言,为小型团体所设计的)的影响。并且结合了 Unix shell 和 C 的习惯。 目前吉多仍然是 Python 的主要开发者,决定整个Python语言的发展方向。Python 社区经常称呼他是仁慈的独裁者。 Python 2.0 于 2000 年 10 月 16 日发布,增加了实现完整的垃圾回收,并且支持 Unicode。同时,整个开发过程更加透明,社区对开发进度的影响逐渐扩大。Python 3.0 于2008年12月3日发布,此版不完全兼容之前的 Python 源代码。不过,很多新特性后来也被移植到旧的 Python 2.6/2.7 版本。 Python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函数、模块、数字、字符串都是对象。并且完全支持继承、重载、派生、多重继承,有益于增强源代码的复用性。Python 支持重载运算符,因此 Python 也支持泛型设计。相对于 Lisp 这种传统的函数式编程语言,Python 对函数式设计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有两个标准库(functools, itertools)提供了与 Haskell 和 Standard ML 中类似的函数式程序设计工具。 虽然Python可能被粗略地分类为“脚本语言”(script language),但实际上一些大规模软件开发项目例如 Zope、Mnet 及BitTorrent,Google 也广泛地使用它。Python 的支持者较喜欢称它为一种高级动态编程语言,原因是“脚本语言”泛指仅作简单程序设计任务的语言,如 shell script、VBScript 等只能处理简单任务的编程语言,并不能与Python相提并论。 Python 本身被设计为可扩充的。并非所有的特性和功能都集成到语言核心。Python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工具,以便程序员能够轻松地使用 C、C++、Cython 来编写扩充模块。Python编译器本身也可以被集成到其它需要脚本语言的程序内。因此,有很多人把Python 作为一种“胶水语言”(glue language)使用。使用 Python 将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进行集成和封装。在 Google 内部的很多项目,例如 Google App Engine 使用C++编写性能要求极高的部分,然后用 Python 或 Java/Go 调用相应的模块。《Python技术手册》的作者马特利(Alex Martelli)说:“这很难讲,不过,2004年,Python 已在 Google 内部使用,Google 召募许多 Python 高手,但在这之前就已决定使用 Python。他们的目的是尽量使用 Python,在不得已时改用 C++;在操控硬件的场合使用 C++,在快速开发时候使用 Python。 --摘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