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轻松地调用各大LLM模型接口,支持GPT4、智谱、星火、月之暗面及文生图 广告
小程序的视图是在WebView里渲染的,那搭建视图的方式自然就需要用到HTML语言。如果我们直接提供HTML的能力,那前面章节所介绍的为解决管控与安全而建立的双线程模型就成为摆设了。开发者可以利用A标签实现跳转到其它在线网页,也可以动态执行JavaScript等。 因此,小程序设计了一套组件框架——`Exparser`。基于这个框架,内置了一套组件,以涵盖小程序的基础功能,便于开发者快速搭建出任何界面。同时也提供了自定义组件的能力,开发者可以自行扩展更多的组件,以实现代码复用。 [TOC] ### 5.2.1 Exparser框架 `Exparser`是微信小程序的组件组织框架,内置在小程序基础库中,为小程序的各种组件提供基础的支持。小程序内的所有组件,包括内置组件和自定义组件,都由Exparser组织管理。 Exparser的组件模型与WebComponents标准中的ShadowDOM高度相似。Exparser会维护整个页面的节点树相关信息,包括节点的属性、事件绑定等,相当于一个简化版的Shadow DOM实现。Exparser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基于Shadow DOM模型:模型上与WebComponents的ShadowDOM高度相似,但不依赖浏览器的原生支持,也没有其他依赖库;实现时,还针对性地增加了其他API以支持小程序组件编程。 2. 可在纯JS环境中运行:这意味着逻辑层也具有一定的组件树组织能力。 3. 高效轻量:性能表现好,在组件实例极多的环境下表现尤其优异,同时代码尺寸也较小。 >[info] 小程序中,所有节点树相关的操作都依赖于Exparser,包括WXML到页面最终节点树的构建、createSelectorQuery调用和自定义组件特性等。 ### 5.2.2 内置组件 基于Exparser框架,小程序内置了一套组件,提供了视图容器类、表单类、导航类、媒体类、开放类等几十种组件。有了这么丰富的组件,再配合WXSS,我们可以搭建出任何效果的界面。在功能层面上,也满足绝大部分需求。 一般而言,我们会把一个组件内置到小程序框架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这个组件是基础的。换句话说,没有这个组件的话,在小程序架构里无法实现或者实现不好某类功能。 比如像一些开放类组件,有open-data组件提供展示群名称、用户信息等微信体系下的隐私信息,有button组件里open-type属性所提供分享、跳转App等敏感操作的能力。 还有比如像视图容器类组件movable-view这种因双线程模型导致手势识别不好实现的组件,这是因为手势识别需要高频率捕捉手指的触摸事件,而在双线程模型中,触摸事件从渲染层发出,派发到逻辑层,这中间是有一定的延时而导致视图跟随手指运动这类交互变得有些卡顿。 ### 5.2.3 自定义组件 自定义组件是开发者可以自行扩充的组件。开发者可以将常用的节点树结构提取成自定义组件,实现代码复用。 1. ShadowTree的概念 代码清单6-2 页面节点树(`Composed Tree`) ~~~ <view> <input-with-label> <label> TEXT </label> <input /> </input-with-label> </view> ~~~ 这里如果将input-with-label抽象成一个组件,那么可以将整个节点树拆分成两部分。 代码清单6-3 组件节点树(`Shadow Tree`) ~~~ <label><slot/></label> <input /> ~~~ 代码清单6-4 调用组件的节点树 ~~~ <view> <input-with-label> TEXT </input-with-label> </view> ~~~ 在Exparser的组件模型中,组件的节点树称为“ShadowTree”,即组件内部的实现;最终拼接成的页面节点树被称为“Composed Tree”,即将页面所有组件节点树合成之后的树。在进行了这样的组件分离之后,整个页面节点树实质上被拆分成了若干个ShadowTree(页面的body实质上也是一个组件,因而也是一个ShadowTree)。 这样,各个组件也将具有各自独立的逻辑空间。每个组件都分别拥有自己的独立的数据、setData调用,createSelectorQuery也将运行在Shadow Tree的层面上。关于具体如何使用自定义组件特性,这里不再详细讨论,请参阅小程序开发文档。 2. 运行原理 小程序页面中,Exparser将接管所有的自定义组件注册与实例化。 从外部接口上看,小程序基础库提供有Page和Component两个构造器。 以Component为例,在小程序启动时,构造器会将开发者设置的properties、data、methods等定义段,写入Exparser的组件注册表中。这个组件在被其它组件引用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注册信息来创建自定义组件的实例。 Page构造器的大体运行流程与之相仿,只是参数形式不一样。这样每个页面就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组件,称为“页面根组件”。 在初始化页面时,Exparser会创建出页面根组件的一个实例,用到的其他组件也会响应创建组件实例(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组件创建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 根据组件注册信息,从组件原型上创建出组件节点的JS对象,即组件的this; * 将组件注册信息中的data 复制一份,作为组件数据,即this.data; * 将这份数据结合组件WXML,据此创建出Shadow Tree,由于Shadow Tree中可能引用有其他组件,因而这会递归触发其他组件创建过程; * 将ShadowTree拼接到Composed Tree上,并生成一些缓存数据用于优化组件更新性能; * 触发组件的created生命周期函数; * 如果不是页面根组件,需要根据组件节点上的属性定义,来设置组件的属性值; * 当组件实例被展示在页面上时,触发组件的attached 生命周期函数,如果Shadw Tree中有其他组件,也逐个触发它们的生命周期函数。 3. 组件间通信 不同组件实例间的通信有WXML属性值传递、事件系统、selectComponent和relations等方式。 WXML属性值传递是从父组件向子组件的基本通信方式,而事件系统是从子组件向父组件的基本通信方式。 Exparser的事件系统完全模仿Shadow DOM的事件系统。在通常的理解中,事件可以分为冒泡事件和非冒泡事件,但在ShadowDOM体系中,冒泡事件还可以划分为在Shadow Tree上冒泡的事件和在Composed Tree上冒泡的事件。如果在Shadow Tree上冒泡,则冒泡只会经过这个组件Shadow Tree上的节点,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事件冒泡经过的范围。 代码清单6-5 input-with-label的WXML ~~~ <label> <input /> <slot /> </label> ~~~ 代码清单6-6 页面WXML ~~~ <view> <input-with-label> <button /> </input-with-label> </view> ~~~ 用上面的例子来说,当在 button 上触发一个事件时: * 如果事件是非冒泡的,那只能在 button 上监听到事件;比如:`click`事件?? * 如果事件是在 Shadow Tree 上冒泡的,那 button 、 input-with-label 、view 可以依次监听到事件; * 如果事件是在 Composed Tree 上冒泡的,那 button 、 slot 、label 、 input-with-label 、 view 可以依次监听到事件。 在自定义组件中使用`triggerEvent`触发事件时,可以指定事件的`bubbles`、`composed`和`capturePhase`属性,用于标注事件的冒泡性质。 代码清单6-7 triggerEvent事例 ~~~ Component({ methods: { helloEvent: function() { this.triggerEvent('hello', {}, { bubbles: true, // 这是一个冒泡事件 composed: true, // 这个事件在Composed Tree 上冒泡 capturePhase: false // 这个事件没有捕获阶段 }) } } }) ~~~ 小程序基础库自身也会通过这套事件系统提供一些用户事件,如`tap`、`touchstart`和form组件的`submit`等。其中,tap等用户触摸引发的事件是在ComposedTree上的冒泡事件,其他事件大多是非冒泡事件。